近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昆明舉行,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制定與實施的《昆明宣言》正式通過,人類與自然的協同發展再次引發關注。
目前,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以下簡稱“NbS”)正日益成為增強人類社會與生態系統韌性的主流工具,而保險業在NbS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什么是NbS
NbS并非新的概念。此前,面對環境與氣候問題時,人類主要運用工程技術手段進行應對與調和。但由于工程技術手段注重短期目標,且調節手段較為單一,對與生態系統的關聯性考慮不足,容易帶來引發長期負面環境影響的風險。2008年,世界銀行在專題報告中首次提出NbS概念。此后,NbS逐漸受到聯合國、歐盟等政府組織重視,進而被寫入發展目標和執政政策之中。
NbS并不特指某一具體的解決方案,而是意在通過生態系統應對重大的社會挑戰,實現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協同效益,提升生態和社會韌性。目前普遍接受的NbS含義包括以下五大領域:生態系統修復(生態修復,生態工程、森林景觀修復等)、解決特定問題(基于生態系統的氣候變化適應、減緩和減少氣象災害等)、基礎設施建設(自然基礎設施,如植草排水系統、植被墻、屋頂花園等)、生態系統管理(水資源綜合管理、海岸帶綜合管理等)、生態系統保護(保護區管理等基于區域的保護措施)。
依據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UN Principles of Responsible Investment)》的調研結果,到2050年,以可再生能源和植樹造林為重點的NbS預計可產生8000億美元的年收入,資產價值超過1.2萬億美元,超過目前石油和天然氣的市值。
近年來,NbS逐步融入政策制定與頂層設計中。如2019年9月,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正式將NbS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九項重要行動之一,中國和新西蘭成為NbS行動的聯合牽頭國;2020年8月,中國的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
保險如何助力NbS
對于NbS,保險業可以貢獻哪些力量?
瑞士再保險中國區公共利益風險業務部負責人熊耀華表示,按照大自然保護協會(TNC,The Nature Conservancy)的場景劃分,NbS可以覆蓋森林、內陸濕地、草地、農田、城市、海洋、海岸帶等多個領域。每個領域中,均能夠發現多種適配的保險解決方案。
比如在森林領域,NbS內容中有森林保護、植樹造林、可持續森林經營等。對應的保險解決方案可以是對于受保護、新種植、被經營管理的森林提供森林保險;對于進入林業溫室氣體自愿減排備案的林業項目提供定制化保險等。
在內陸濕地領域,NbS內容有濕地保護、濕地修復、人工濕地、河岸帶緩沖區構建等。對應的保險解決方案可以是為修復和構建工程提供保險保障(工程險、延遲完工保險等);為濕地應對極端自然災害提供巨災保險,協助災后修復等。
在草地領域,NbS內容有草地保護和改良、放牧管理、林木復合等。對應的保險解決方案可以是為草地應對極端自然災害提供巨災保險,協助災后修復;對于進入林業溫室氣體自愿減排備案的草地項目提供定制化保險;對于畜牧從業者提供農業保險,提高其應對災害的韌性。
“除了上述所列,保險業在NbS行動中的重要價值還在于其風險認知和風險管理的能力。在越來越多的保險項目中,保險公司正發揮出越來越強的技術能力,為保險標的提供更細致的風險分析,并結合科技手段提供更先進的風險管理服務。”熊耀華說。
保險業已有實踐
事實上,保險業在倡導NbS理念、保護生物多樣性上早有實踐。以瑞士再保險為例,熊耀華介紹,目前瑞士再保險已在全球開展數個創新型的NbS保險項目。
據了解,其中一個是“守護墨西哥珊瑚礁”。2017年,瑞士再保險推出全球首個自然生態體系保險解決方案,以保護西半球最長的堡礁——墨西哥金塔納羅奧珊瑚礁,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被納入保險保護的珊瑚礁計劃。珊瑚礁所在的坎昆是墨西哥的度假勝地,但近年來人為破壞加上氣候變化,導致珊瑚狀況惡化。通過與墨西哥當地政府以及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合作,瑞士再保險努力保護那些依賴于珊瑚礁生態的經濟活動,這樣的解決方案主要在颶風后提供保險賠付,用于珊瑚礁修復。
2020年10月,颶風Delta襲擊坎昆地區,觸發保險賠付和快速響應。在颶風沖擊后短短8天的時間里,當地國家公園投入大量人工來固定和修復珊瑚礁。迅速到位的保險賠款有效支持了管理方的修復經費。
瑞士再保險除了為中國眾多巨災保險項目、森林保險、創新農業保險提供方案設計或再保險支持外,也在積極推動NbS相關保險項目的開展。熊耀華表示,依托于多年來積累的自然災害數據以及對自然災害的研究經驗,瑞士再保險開發了在線巨災風險地圖集系統CatNet,可以幫助用戶對世界任何地點的巨災風險進行專業評估,包括地震災害分布、熱帶氣旋軌道、風暴、洪水、海嘯、冰雹和泥石流等。(記者 譚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