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支農改革建機制。出臺《財政支農體制機制改革三年行動計劃》、《海洋漁業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深入開展財政支農體制改革,進一步厘清公共財政邊界、減少部門職能交叉。逐步建立與現代漁農業發展水平和統籌城鄉需求相適應的財政支農政策體系、支農資金管理體系和支農資金監督體系,確保優惠政策資金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二是財政資金惠民生。整合各類支農資金,并積極向上爭取資金,逐步加大三農財政投入力度,拓寬支農投入渠道,對漁農民迫切需要領域提供優惠政策支持,帶動漁農民增收創收。今年以來,累計兌現漁農業各項優惠政策資金615.8萬元,其中漁業優惠政策兌現資金281.64萬元,農業優惠政策兌現資金226.06萬元。
三是政策扶持促轉型。實施漁業基礎設施、紫菜全浮式養殖、市場宣傳促銷獎勵、無公害產品、農博會參展、低收入漁農戶奔小康和漁農民轉產轉業項目等扶持補助政策,今年已兌現漁農業產業化等項目扶貧資金72.1萬元,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專項扶持資金36萬元。同時,引導社會資本、工商企業社會資金等投入“三農”領域,以“輸血”式帶動“造血”式轉型升級,助推我區現代漁農業發展,提高漁農業綜合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