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落實政策保基本。為有效克服貧困群眾由于患病就醫花費高、報銷額度偏低,患病和貧困造成的惡性循環,廣安區全面落實“八免五補助”政策,千方百計確保貧困群眾看得起病。今年以來,該區已免收一般診療費20余萬元、院內會診費6萬元,免費開展貧困患者白內障復明手術222例;同時,為1219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3000余名貧困孕產婦享受免費婦幼健康服務,2511名農村孕產婦享受住院分娩補助。
二是調整標準減負擔。該區將貧困患者報賬比例在原基礎上再提高5%,達到鄉鎮衛生院90%、縣級公立醫院75%的報銷水準。此外,特殊門診補償標準在原基礎上提高1000元,目前,已累計為2552 余名貧困患者提高特殊門診補償。對因病在廣安區轄區內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的貧困患者,減免其住院起付線,并對其就醫費用由醫院先墊付,治療結束后再通過醫保政策予以支付。
三是大病救助解重困。該區針對新農合醫療保障作用有限的大病重病,審時度勢,將參加新農合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大病保險補償對象范圍。截至目前,共為8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大病保險補償,補償金額達22余萬元。
四是夯實基礎重預防。該區將基層醫療服務建設列入扶貧工作全過程,按照建檔立卡貧困村退出標準,全區31個2016年“摘帽”貧困村今年上半年全面啟動50平米以上衛生室建設,在衛計部門的指導和相關單位幫扶下配置滿足服務需要的設備、聘請合格鄉村醫生,并多次組織鄉鎮衛生院醫生定期到村衛生室開展醫療服務工作,確保困難群眾小病不出村就可獲得及時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