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領導干部把犯錯誤的干部請來談話,開場白就是“老兄,對不起啊,這可是領導讓我找你談的”,或者說“是上級紀委安排的”。這都是不擔當的表現。
請犯錯誤的干部談話“喝咖啡”,本來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應該理直氣壯敲警鐘,讓其紅臉出汗,有所收手收斂,是挽救干部不至于越陷越深走向深淵最大的愛護。可是,有的領導干部卻是當“好人”不愿當“惡人”,在犯錯誤干部面前“洗白”自己,找你談話是勉為其難,身不由已,得罪了你千萬不要怪我。
黨中央一直要求領導干部要有所擔當,依法治黨執紀要嚴,把紀律挺在前面,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可是,為什么一到執行起來又畏首畏尾,怕這怕那的呢?究其根由還是私心作祟,心魔纏身。“得罪”了犯錯誤的干部就“得罪”了“朋友”,以后我自己一旦“有事”,就多了一個“對頭”。何不現在“留下一條后路”。應該說這不是有效“后路”,而是無窮“后患”。如果所有領導干部和紀委干部都作如此打算,我看從嚴治黨就成為一句空話。
在當前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任重道遠。領導干部應該“雄起”,在執行紀律問題上不要“未曾開言先道歉”。否則,不咸不淡的談話,空洞無物的說教,失去鋒芒的批評,無的放矢的警告,就會養癰遺患,會有更多的“臺上賓”成為“階下囚”。
當然,談話、批評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拉一把”也是挽救犯錯誤干部,既要有嚴肅性,還要講策略藝術講方式方法,讓犯錯誤干部深刻認識錯誤,主動承認錯誤,堅決改正錯誤,心服口服。切忌盛氣凌人,雖然“火藥味”不可少,但是“炮筒子”談話容易把事情搞僵,那樣就達不到談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