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益陽市政府企業幫扶行動方案,對照中央、省和市有關文件要求,益陽市財政局積極主動作為,組織相關部門對全市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實行政府指導定價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和行業協會商會收費情況進行了全面調查摸底和清理。據調查統計,益陽市共有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42項,2015年收費總額30700萬元,其中市本級12568萬元,區縣(市)18132萬元。政府性基金14項,2015年收費總額為113984萬元,其中市本級9114萬元,區縣(市)104870萬元。實行政府指導定價的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23項,2015年收費11903萬元,其中市本級5241萬元,區縣(市)6662萬元。具體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縣兩級高度重視涉企收費專項清理規范工作,建立了由財政、發改委、經信、民政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在此次專項清理工作中,由財政部門牽頭,召開了發改委、經信委、民政等部門專題會議,對涉企收費清理情況進行分部門分塊摸底調查,了解涉企收費情況。財政部門采取召開幫扶座談會、上門調研等形式,了解涉企收費情況。
二、認真落實上級各項收費政策。從本次清理情況看,益陽市落實上級各項涉企收費政策措施的情況較好:一是自2013年以來上級下達的各項減輕企業負擔和降低或停止收費的文件都及時進行轉發下達。市本級在市政務中心窗口給予公示,并及時修改市非稅局收費網絡平臺收費名稱和標準,停止征收的項目及時取消。二是自2012年以來,免征小型微型企業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39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取消、降標122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三是對下崗失業人員、軍隊退役人員、高校應屆畢業生,失地農民、返鄉就業農民及殘疾自主創業人員按規定免除行政事業性收費;對與就業相關的服務價格收費,一律按最低標準執行。四是今年6月益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關于降低工業企業成本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益政辦發[2016]11號),對質監、食品藥品、交通、農業、國土等部門33大項43小項的收費標準降低了30-50%不等,預計2016年減輕企業負擔7500萬元左右。文件規定采取七大措施降低工業企業成本,各區、縣(市)也按市政府文件精神統一降低企業成本。
三、實行收費清單制度。對全市的政府性基金、行政事業性收費、服務性收費項目實行清單管理,并對所有收費進行了全面清理。經過清理,益陽市在省財政明確取消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3項、暫停征收6項的基礎上,還暫停2014年收費額在10萬元以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43項,市本級共減少收費收入1600萬元。要求各收費單位全面公開收費項目、收費依據和收費標準,嚴格按公布的收費清單收費,真正做到清單之外無收費。
四、建立收費咨詢和舉報受理機制。財政、發改部門在收費清單上公布受理電話,《益陽市市本級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益陽市市本級行政事業性收費清單》《益陽市市本級服務性收費清單》已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和市財政局、市發改委部門網站上公開,接受廣大市民的監督和咨詢。各區縣(市)也將按要求參照市里的做法對各項收費實行清單管理。
五、加強監督檢查。按照統一部署,益陽市建立了價格舉報投訴熱線“12358”平臺,暢通企業咨詢、投訴相關價費問題渠道。同時,認真部署開展“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年”活動,對市直10個重點部門及供水、供氣、電力、銀行等單位進行檢查,嚴厲查處對企業亂收費、亂罰款行為,優化創業者經營環境,確保各項創業優惠政策落實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