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強化產業引導。通過加強政策引導,加大茶葉、香榧、藥材等具有地域特色和競爭力的產業扶持力度,提供產業發展補助資金500多萬元,引導低收入農戶累計新發展茶葉、香榧等產業5100多畝,其中2015年新發展茶葉1594畝、藥材152畝、香榧288畝,全部投產后每年將為農民增加收入600多萬元。
二是注重龍頭帶動。對享受扶貧貼息貸款的來料加工經紀人、種養大戶等經營主體,規定貸款額度與帶動低收入農戶就業相掛鉤,并按發放低收入農戶工資額的5%-10%給予補助。累計為各類經營主體發放扶貧貼息貸款7000多萬元,發放工資補貼44萬元,帶動低收入農戶就業1000多人,低收入農戶增加工資性收入800多萬元。
三是創新扶持方式。每年選擇1-2家效益穩定的農業或旅游業經營主體,將政府扶持資金投資量化為低收入農戶股份,使低收入農戶每年獲得穩定的財產性收入。已累計投入特扶資金200萬元,使4個村的低收入農戶獲得每年不少于14萬元的股份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