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心編制旅游發展規劃。認真做好旅游“十三五”專項規劃,投入資金30多萬元,精心編制《旅游業發展規劃(2016-2020)》,重點抓好天龍山、古韻梅園、雅溪古村、瑤族村和南逕溫泉五大景區規劃建設,規劃包裝好中灘、小葉崠、兆坑生態旅游開發項目,進一步明晰旅游業發展定位。
二是廣泛開展旅游形象宣傳。強化旅游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渠道進行旅游形象宣傳,每年投入26萬元利用贛州市780輛出租車LED車載廣告屏,對全縣生態旅游和鄉村旅游等特色旅游景點進行廣告宣傳,并鼓勵旅游企業參加國家、省、市各類旅游博覽會,通過特色旅游景點宣傳、商品展示、民族表演、客家擂茶現場制作展示等方式,大力提升全南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是安排專項旅游發展資金。不斷加大對旅游業的資金投入,縣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旅游發展基金,支持有地方特色和市場前景、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的旅游項目開發和有市場競爭力的旅游企業做大做強。
四是實行品牌創建激勵機制。為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實現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轉變,提升旅游業的綜合競爭力,2013年出臺《關于加快全南鄉村旅游發展的實施意見》,對獲得贛州市特色三星級農家旅館、三星級農家旅館分別給予10萬元、6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截止2016年6月底,已有大楓樹農家樂、葡萄園農莊、仙女陂山莊等8家獲得全市特色三星級農家旅館、三星級農家旅館收到政府獎勵資金58萬元。
五是加大旅游招商引資力度。大力開展旅游招商引資工作,專門編印《旅游重點項目招商引資手冊》,積極搭建旅游發展投融資平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旅游開發和建設,對經濟效益和信譽好的重點旅游企業和投資額在1億元以上的旅游重大項目給予重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