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廣西全區14個設區市、74個縣(市)合計完成財政收入960.72億元,同比增收96.59億元,增長11.2%,增幅較上年同期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市本級(含城區)完成723.90億元,同比增長11.6%,增幅較上年同期回落1.3個百分點;縣(市)級完成236.81億元,同比增長9.8%,增幅較上年同期提高6.4個百分點。
從市級看,前5個月,百色(22.7%)、河池(18.7%)、柳州(16.1%)、南寧(13.2%)、貴港(10.5%)、防城港(10.5%)、北海(10%)等7個市增速較快,超過兩位數;崇左(2.4%)、梧州(3.6%)、來賓(3.8%)、欽州(4.1%)等市增長過慢,不超過5%,增幅最高的百色市與增幅最低的崇左市相比,增幅差距20.3個百分點。
從縣級看,天峨、大化等18個縣財政收入增幅超過20%,其中:天峨縣(81%)、大化縣(57%)、三江縣(52.9%)、西林縣(52%)收入增幅遠超全區平均水平;南丹縣(-26.7%)、環江縣(-18.6%)、合山市(-12.9%)、金秀縣(-12.6%)、陽朔縣(-8.4%)、羅城縣(-6.7%)、寧明縣(-6.5%)、忻城縣(-5%)、興安縣(-4%)、上林縣(-2%)、宜州市(-1.7%)和蒙山縣(-1.6%)共12個縣財政收入負增長,增幅最高的天峨縣與增幅最低的南丹縣,增幅差距高達107.7個百分點。各級之間財政收入增長不均衡問題較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