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績效目標管理,金溪縣財政局積極對項目資金進行績效評價,采取多種措施,建立起績效評價結果與財政預算掛鉤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向縱深發展。
一、抓規范申報為起點。
為確保項目申報的信息質量,年初將原《金溪縣財政投資項目啟動審批表》廢止,啟用新的《金溪縣財政項目績效目標申報審批表》,明確要求預算單位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分別從產出指標、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環境效益指標、可持續影響指標、服務對象滿意度指標等方面設定績效指標,超30萬專項資金全部進行績效目標申報,報分管副縣長、常務副縣長簽字審批。
二、抓指標分解為重點。
按照業務歸口原則,對省廳考核市縣局的績效節點指標進行股室和人員分解,明確了指標承接部門、承擔崗位和承擔人,確保各部門、各崗位知悉績效指標內容、完成時限和完成質量,同時,擬將一些重要的、全局性的工作納入績效指標,使績效指標更加全面。
三、抓績效管理突破點。
以項目績效評價為突破點,不斷擴大財政績效目標和績效評價范圍,逐步做到多層次、全覆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重點開展財政支出管理績效綜合評價,以財政支出管理績效評價為突破點,促進財政部門合理確定保障范圍,優化支出結構,提高管理水平,確保各項民生政策的落實,重點開展民生支出項目和企業使用財政性資金績效評價。
四、抓績效管理落腳點。
立足當前實際,注重長遠規劃,建立了定期督辦、績效評估、責任追究等一系列的績效管理制度,確保財政績效管理工作持續開展、深入推進,建立定期督辦制,規定每個股室(單位)都要設置一名績效管理聯絡員,具體負責股室(單位)的績效管理工作,在上述基礎上,金溪縣財政局對績效評價結果的跟蹤正在同步進行,通過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形成的預算績效評價結果,將分等級運用到下年度預算安排中,等級為較差的項目資金將在下一年度中被調減、整合或取消,確保財政資金效益最大化。
今年以來,截至目前對金額超過100萬以上的上級專項資金普遍開展了自評,已收集整理自評報告10篇,對金額20萬以上的本級專項資金開展了重點評價,其中通過財政局績效評價中心評價項目2個,中介參與評價項目1個,績效評價多種手段的綜合運用,確保了評價結果的公平、公正、公開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