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國市現代農業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把“互聯網+農業”作為我市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的一門新的經濟形態,通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提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水平,促進農業生產方式、銷售方式的轉變,實現產品變商品、品牌增效益、優質得優價的目標。
一是加快智慧農業平臺建設。為構建一體化農業信息服務新模式,共享及時、準確、高效的農業信息技術服務資源,寧國市率先與省電信合作,建成開放、共享、功能更加完備的農業科技服務平臺(智慧農業平臺),基本實現生產信息的智能采集,生產數據的無線傳輸,生產管理的遠程監控,促進生產過程的標準化、精準化。
二是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加強與“淘寶網”寧國館、1號店等成熟的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合作,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及其配套協作業務。大力宣傳推介山核桃、寧前胡、寧國筍干3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及山區特色生態、有機農產品,擴大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從而降低生產和流通環節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三是創新農技服務新模式。全面推行“包村聯戶”工作機制,推廣“專家?技術指導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技術服務模式,通過網絡遠程解決農業經營主體、種養大戶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實現了網上咨詢和農業專家的遠程診斷,構建了基于“互聯網+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新通道,有效解決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
四是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依托基層農技推廣項目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每對農民開展現代農業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培訓,向他們灌輸最新的互聯網農業生產理念,倡導他們向其它農業發展較為先進發達地區學習,逐步形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經營智慧型生產經營方式,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