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隨著期末考試的臨近,孩子們已開始緊張復習。與此同時,一些家長也開始為孩子的考試而焦慮緊張,有的還會將自己的情緒“傳染”給孩子,甚至會讓一些孩子在考試前出現退縮或逃避心理。考前究竟該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市家庭教育指導師陳玥為家長支招。
切忌期望過高
孩子的成長有快有慢,學習能力也各有差異,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每位家長都期望自己的孩子在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這也是正常的心理期待。但如果家長對孩子成績的期望值過高,超過了孩子努力所能達到的最高限度,不僅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還可能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家長切不可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可鼓勵孩子與昨天的自己比較。考前,家長可以根據孩子學習的實際情況,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他通過努力確實可以達到的目標。
明確考試目的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有了壓力,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因此會用一些自認為正確的方式給孩子壓力和獎勵。比如會有家長用“只要這次考好了,過年就給你一個大紅包”“如果考不好,過年人家問你,你怎么回答”諸如這樣的話來“刺激”孩子努力學習。然而,壓力和獎勵并非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唯一激勵方法,尤其是一些獎勵能一時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但長此以往,會讓孩子失去對獎勵的新鮮感,或者為了得到獎勵不擇手段。
家長和孩子都要擺正心態,要明確考試的目的是什么。考試只是為了檢驗孩子一個階段的學習情況,讓老師、家長和學生自己都能充分了解一個階段以來在學習上還有哪些缺陷,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幫助孩子更快地進步。
做好后勤保障
營養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基礎,在迎考階段,由于生活和學習節奏較快,孩子的大腦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家長應注意安排好孩子的飲食,保證孩子有一個最佳的身體狀況。要重視孩子的早餐,不僅要每天吃早餐,而且還要吃好,確保科學膳食,營養均衡;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可多選用魚蝦、瘦肉、雞蛋、牛奶、豆腐、豆漿等;每天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適當吃些粗雜糧。非必要時不要讓孩子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有研究表明,對抗壓力的最好方式是鍛煉,運動能讓人產生愉悅感。家長不妨每天陪伴孩子進行半小時至一小時的身體鍛煉,切不可因為天冷而讓孩子悶在家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出門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還可在戶外跳跳繩,以增強體質,減輕壓力。(記者莊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