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步長制藥發布公告稱,旗下控股子公司吉林天成制藥的藥品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及全資子公司通化谷紅制藥的藥品谷紅注射液將于2021年12月31日24時退出黑龍江省醫保目錄。這是繼被調出河北省醫保目錄、云南省醫保目錄以及山東省醫保目錄后,步長制藥獨家品種被調出的又一省級醫保目錄。作為中藥上市公司,步長制藥的中藥注射液等產品撐起公司大半營收,但上述產品爭議聲不斷。在獨家產品相繼受限的情況下,步長制藥2018年走上轉型之路。但從目前來看,步長制藥的銷售費用有增無減,為步長制藥貢獻絕大營收的仍是原有業務,其轉型仍在路上。
核心產品再被調出醫保目錄
從河北省醫保目錄到云南省醫保目錄,再到山東省醫保目錄、黑龍江省醫保目錄,步長制藥的獨家產品接連被各省醫保目錄“清退”。根據公告,步長制藥旗下控股子公司吉林天成制藥的藥品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及全資子公司通化谷紅制藥的藥品谷紅注射液將于2021年12月31日24時退出黑龍江省醫保目錄。
在此之前,步長制藥的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谷紅注射液已接連退出三省份的醫保目錄。據了解,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療腦卒中、老年性癡呆等疾病;谷紅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療腦血管疾病、意識功能低下等疾病。上述兩款產品為步長制藥貢獻了近兩成的營收。
盡管步長制藥在公告中強調,公司藥品此次退出黑龍江省醫保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暫無法估計,短期不會對公司的業績產生重大影響,但隨著退出的省份越來越多,步長制藥的業績面臨更多不確定性。據不完全統計,步長制藥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谷紅注射液在河北省、云南省、山東省以及黑龍江省四地的銷售額合計超5億元。
此前,國家醫保局發文要求,各省市須在三年內,按照40%、40%、20%的原則對省級增補醫保品種清除完畢,不得自行制定目錄或用變通的方法增加目錄內藥品,也不得自行調整目錄內藥品的限定支付范圍。2022年6月是地方醫保目錄對增補品種清理的最后期限,截至目前,河北省、安徽省、浙江省等多地已公布最新清退計劃。
醫藥行業投資人士李頊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產品被地方醫保清退讓公司的業績面臨更多不確定性,當藥品退出醫保目錄,醫保將不會再為這些產品買單,患者需要自費購買這些產品,購買意愿降低一定程度上影響產品銷量,進而影響到公司整體業績。
針對產品接連退出省醫保目錄一事,北京商報記者多次致電步長制藥董秘辦,并將采訪提綱發至相關負責人提供的郵箱,但截至發稿未收到任何回復。
轉型仍在路上
作為主要從事中成藥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中藥注射液為步長制藥貢獻了大半營收。2020年,腦心通膠囊、穩心顆粒、丹紅注射液、谷紅注射液、復方腦肽節苷脂注射液和復方曲肽注射液六項產品的合計收入達107.58億元,占整體營收近七成。不過近年來,由于科學性和有效性等問題,政策對中藥注射劑、輔助用藥重點監控,步長制藥業績承壓。
2017年,由于不良反應頻發等原因,包括丹紅注射液在內的中藥注射劑被多個省份納入重點監控藥品目錄,并被多次預警(嚴格監控)、限制使用,面臨停用風險。隨后,丹紅注射液銷量出現下跌。同為核心產品的腦心通膠囊和穩心顆粒也出現銷量下跌勢頭。
盡管步長制藥發布了5萬字公告回應丹紅注射液的安全性無問題,但丹紅注射液還是先后被多個省份列入輔助與重點監控用藥目錄。根據藥智網的數據庫統計,2016-2018年,步長制藥丹紅注射液在安徽、內蒙古、河南、青海、杭州、蕭山等11個省(市)的三甲醫院26次被重點監控或限制使用。
隨著核心產品被重點監控,步長制藥的業績開始呈現持續下降趨勢。2018-2020年,步長制藥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5.29%、3.05%、-4.37%。業績壓力下,2018年,步長制藥開始轉型,即由銷售型公司向科技型公司轉換;由中成藥向生物藥、疫苗、化藥、醫療器械、互聯網醫藥轉換;逐漸由中國本土化向全球化轉換,并提出要做“中國的強生,世界的步長”。
不過,從目前來看,步長制藥的轉型仍在路上。2020年,步長制藥以83.73億元的銷售收入居中藥上市企業首位,較2019年銷售費用同比增長3.62%。報告期內,為步長制藥貢獻絕大營收的仍是原有業務。截至2020年,步長制藥旗下有14項生物制品正在研發,目前仍未有產品上市。( 記者 姚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