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時針轉向2016年歲末。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坐標上,這是一個承前啟后的關鍵時刻——“十三五”開局之年即將過去,距離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只剩不到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但一些地方的扶貧工作任然存在“被脫貧”、“被幸福”、搞“數字脫貧”的現象。
“指揮棒”的作用是既要用來指引方向,還要用來鞭策錯誤。扶貧工作容不得半點虛假,算好老百姓發展增收的明白賬是應該的,但是絕不能陷入玩數字“加減法”的游戲。“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我們要堅決摒棄不認真想辦法、出實招幫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卻為完成任務搞“數字脫貧”的亂象,對那些搞“紙上扶貧”、“數字脫貧”的責任人一定要嚴肅追究責任。
“萬里功名須躬行。”惟有拿出“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崇實氣魄,拿出駿馬追風、馳而不息的踏實精神,才能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確保如期邁入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