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參觀,并接受了四川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雁飛的廉政談話。王雁飛在講話中引用經典名句,給這些新任領導干部,打預防針、戴“緊箍咒”、送清涼油。(鳳凰網12月15日電)
“一面廢寢忘食,一面貪污腐化”,是對當前一些落馬官員“雙面人生”的真實寫照。他們中不乏才華橫溢、工作能力強,或者領導有方、政績顯著的領導干部,但其私生活卻非常不檢點;他們在群眾或者下屬面前做出一副清廉的樣子,提起腐敗貪官義正詞嚴、大罵痛罵,然而自己卻背地里大肆貪污腐化,想盡辦法利用權力謀財謀色。這樣的“兩面人”更值得警惕和防范。
真正的好官,還不只是“能官”,更應該是“廉官”。一個官員,能干事,干成事,很重要。但是,一切的前提都應該是建立在“為誰干事”的基礎上。如果不能把“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當作為官的信仰,那么,在錯位的權力價值觀驅使下,自然也就容易出現“一邊是工作上的廢寢忘食,一邊是生活上的貪污腐化”。
官員要避免出現“雙面人生”,也只有在正確的權力價值觀驅使下,知行合一,既做能官,又做廉官,成為好官。顯然,這種表里不一,臺上一套臺下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臺上大談反腐、臺下大搞腐敗的行徑,完全喪失了作為“人民公仆”應有的思想操守、精神境界,甚至喪失了一個人所應該秉持的做人準則和人格尊嚴。我們一定要擦亮“火眼金睛”,認清這些“雙面”貪官的本質面目。
只要權力受到有效監(jiān)督制約,官員貪賄的機會必將大幅減少,搞婚外戀、養(yǎng)情人、包二奶的“能力”也將大幅降低,這對官員的家庭觀、生活觀將形成有力的約束與導向。要讓官員回歸家庭,回歸正常的生活狀態(tài),遠離貪賄和生活腐化,這才是最關鍵的治本之道。
“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黨員干部從落馬官員的“前車之覆”中得到深刻的教育,時刻把住法律與紀律的“高壓線”,劃清公與私的“警戒線”,常想立身之本,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jié),始終把欲望關進自律的籠子,做到既“能干事、干成事”,又“不誤事、不出事”。(文/周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