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15日調升基準利率完全在意料之中,為防止貨幣政策突發引起的沖擊性影響,美聯儲已多次提前釋放信息,加息影響已基本被吸收。消息發布,美元指數拉升約0.5個百分點,美股小幅跳水,各方反應相對平靜。事實上,當下對美聯儲2017年貨幣政策預期及預估可能帶來的沖擊才更重要。特朗普這位另類新總統的政策及對美聯儲可能施加的影響將如何改變世界經濟,大大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國際市場各方對美聯儲2017年貨幣政策安排和加息節奏已有基本判斷。美聯儲貨幣政策以經濟增長和遏制通脹為目標。此前曾預計今年會加息數次,但年初經濟增長疲軟、英國退歐等事件導致加息時間一推再推。美聯儲11月會議以來的數據表明,近幾個月就業人數增長穩定,失業率持續下滑,勞動力市場持續走強;家庭開支保持溫和增長,雖然企業固定投資依然疲軟,但經濟活動自年中以來溫和增長。2016年僅有的一次加息顯然是基于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形勢的最新評估。而通脹自年初以來略有增長,雖仍低于2%的較長期目標,通過加息控制通脹需有提前量,這也是在薪酬通脹指標已明顯增長乏力,基于調查的較長期通脹預期幾乎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美聯儲仍然加息的原因。基于此,各方顯然延續了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和通脹形勢的判斷:2017年將加息三次,比原預期多一次。最新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價格顯示,明年第一次加息概率最大時點在6月。
有觀點認為,此刻美聯儲對2017年的中后期政策預期基本會被市場忽略。原因是特朗普就職后,白宮將插手美聯儲貨幣政策,共和黨不少議員都希望限制聯儲的權力和獨立性。美聯儲理事會法定滿員有7名理事,但目前只有5位,估計特朗普上任后將提名兩位聯儲理事填補空缺。另外,特朗普直言表露對耶倫的貨幣政策理念不完全一致的觀點,在競選期間他就多次表示,耶倫期滿后不會讓她連任。共和黨內線人士透露,特朗普更換下屆美聯儲掌舵人是高概率事件。所以,基于當前美聯儲對經濟形勢和通脹態勢的判斷而預期的2017年加息次數和節奏,都面臨高概率變數。不過各方的分析也認為,市場已顯現對未來經濟增長的樂觀情緒,美聯儲對經濟形勢的理解似有些過于謹慎。美國市場存在一種越來越明顯的預期傾向,在大選揭曉后,國債收益率和美元均整體攀升,預計美國國會明年將通過減稅振興經濟的措施,而加息是防止這一財政刺激政策推動通脹變得過高的必要之舉。美國經濟可能需要更高利率,也許需要快點加息。但如果特朗普的積極財政政策包括赤字財政,促使美國政府再次透支中央銀行,也就是會再次出現寬松貨幣政策,如何平衡加息控制通脹與寬松貨幣政策,也是特朗普新政可能帶來的“新意”。而看特朗普的提名,其內閣已被華爾街人士主導,所以,寬松貨幣結果是流入實體經濟還是流入虛擬經濟,還是個不小的問號。對美聯儲2017年貨幣政策的預期需面對隨機應變的挑戰。
因為提前吸收了美聯儲加息的信息,本次加息對中國經濟的直接影響有限。加息后當天人民幣匯率走低應是正常反應,既符合與預期一致的政策變化應顯現的結果,也符合經濟學的相關結論。至于2017年美聯儲加息,不論按照耶倫節奏還是特朗普節奏,對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可能產生的中長期影響,是需要認真應對的。筆者認為,如果2017年美聯儲進入加息周期,對中國經濟有幾個方面的影響是值得注意的。
首當其沖被關注的問題,自然是美聯儲加息對未來人民幣走勢的影響。美聯儲加息美元收益率會上升,各類貨幣會流向高收益的幣種,全球其他主要貨幣需求減少會呈現貶值態勢,主要貨幣的貶值將對人民幣一攬子貨幣形成機制產生綜合影響,人民幣匯率綜合指數應該也呈現下降態勢,也就是2017年人民幣會隨美元加息呈現適度貶值的態勢。顯然,這主要是外部因素的作用,不應解釋為國內經濟的影響,也不應解釋為人民幣有長期貶值的壓力。
其次,預防美元加息升值帶來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勢頭。美元升值,從道理上來講可能有利于國內產品的出口貿易。但由此可能引起的進口國特別是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勢頭,以及特朗普反復宣示的要制裁中國貿易的動議,主要發達國家拒絕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國家地位,這些都可能帶來更多貿易壁壘的沖擊,我們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要有充分的預期,并從多方面做好必要的應對準備。
復次,防止外匯儲備流出。美元加息、升值,一般情況下都會帶動其他貨幣的流出態勢。近年發生的一些區域性金融危機的教訓值得我們牢牢記取,資本大規模外逃極容易觸發系統風險的底線,最終引發金融危機,重創當事國和區域經濟。因此,2017年有必要合理合法采取一些資本管制措施,比如通過反洗錢機制遏制非法資金利用各種合法渠道外逃的途徑,嚴格查處地下錢莊,嚴厲懲罰非法資本外逃等等。
(作者系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