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和中國一些媒體試圖向公眾灌輸的“美國經濟強勁增長、中國經濟陷入停滯的全球經濟增長模式”的表象是錯誤的。事實是,不僅中國的經濟增速遠快于美國,甚至歐盟的經濟增速也遠快于美國。
美國是全球經濟放緩的罪魁禍首
近一年來,彭博和中國一些媒體試圖向公眾灌輸這樣一種表象:在全球經濟中,美國經濟正強勁增長,而包括中國和歐盟在內的世界其他國家經濟則陷入停滯。但美國最新公布的GDP數據證明,事實完全相反:美國經濟正大幅放緩,而中國與歐盟的經濟增速遠快于美國。
中國、歐盟和美國GDP增長率對比
中國有句名言:“實事求是”。因此,我將從事實角度論述全球經濟現實,而最能直觀體現全球經濟表現的莫過于數據了。如圖1所示,世界三大經濟中心——美國、中國與歐盟的最新增長數據一目了然:2016 年第二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6.7%,歐盟為1.8% ,美國僅為 1.2%。世界三大經濟中心的增長模式非常明確,GDP增長最慢的國家是美國。
即使在中國與全球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速也是美國的5倍多。
按照市場匯率計算,美國、歐盟和中國這三大經濟中心加起來,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1%。其他經濟體根本不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同樣的影響。因此,毫無疑問,近一年來美國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大的負累。
圖1
中國、歐盟和美國人均GDP增長率對比
就人均GDP增長率而言,美國的情況明顯更糟。中美人口增長率相當穩定——中國人口年均增長約 0.5% ,美國這一數據則為約 0.8%。因此,中美2016年第二季度人均GDP同比增長率,就可以很容易地計算出來:中國為 6.2%,美國為0.4%。
然而,由于大量難民的涌入,歐盟的人口統計存在不確定性因素。所以,我將以兩種方式計算歐盟人口增長率:一是以假設涌入的難民人數為1百萬為基準,計算歐盟最低人口,那么歐盟2015年人口年均增長0.3%;其次是以假設涌入的難民人數為2百萬基準,計算歐盟最高人口。
這些假設自然會影響歐盟的人均GDP增長率,這會導致其人均GDP增長率隨著人口假設的不同變為1.3% 或 1.1%。但任一種假設都證明,歐盟的人均GDP增長率優于美國——無論在哪一種情況下,歐盟的人均GDP增長率都遠高于美國(0.4%)。
很明顯,美國僅0.4%的人均GDP增長率,屬于極為嚴重的停滯。如圖2所示,過去一年,歐盟人均GDP增長率是美國的約3倍,中國的人均GDP增長率則為美國的逾14 倍。
圖2
美國經濟出現嚴重減速
有人可能會說,美國未來對數據的修訂可能會提高其GDP增速,相悖于這些實際趨勢。這確實是一個事實性的問題,但這取決于未來發布的數據——未來修訂后的數據比當前的數據低,也不無可能。雖然美國GDP增長率與歐盟的差距非常接近,只相差0.6%,但其修訂后的GDP增長率超過歐盟是不可能的,當然也仍會遠低于中國。這無疑說明,美國數據要做出重大修改,才會改變“美國經濟放緩是全球經濟增長呈下行趨勢的主要原因”的這種模式。
圖3所示的中國、歐盟和美國自2015年第一季度以來連續四個季度的GDP同比增長率對比,證明了這一點。三者在2015年第二季度至2016年第二季度期間的變化很明顯:歐盟GDP增長率相對一致,為1.8%;中國GDP增長率有所放緩,從7.0%降至 6.7%;美國GDP增長率則大幅下降,從3.3%降至1.2%。
與2015年第二季度相比,2016年第二季度歐盟GDP增長率根本沒有下降,中國略微下降0.3%,美國則大幅下降 2.1%。也即是說,到目前為止,美國是全球經濟放緩最為嚴重的主要經濟體。因此,除非美國數據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重大修改,才會改變這種模式。
圖3
結論:美國是全球經濟放緩的罪魁禍首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 過去一年,美國是全球經濟放緩的罪魁禍首;
? 中國,甚至歐盟,過去一年的GDP增長率均快于美國;
? 根據最新數據,2016年第二季度美國人均GDP增長率極為緩慢,僅為0.4%。歐盟和中國的人均GDP增速也均遠快于美國;
? 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僅略微放緩,歐盟經濟甚至沒有放緩,而美國經濟則出現嚴重的減速;
? 彭博和中國一些媒體試圖向公眾灌輸的“美國經濟強勁增長、中國經濟陷入停滯的全球經濟增長模式”的表象是錯誤的。事實是,不僅中國的經濟增速遠快于美國,甚至歐盟的經濟增速也遠快于美國。
當然, 國際金融媒體出現嚴重的錯誤并不少見。事實上,將美國部分媒體視為美國宣傳機構的一部分而非嚴謹的信息來源更合適。因為數十年來,他們一直隨美國宣傳機構的需要預測“中國即將崩潰”、“中國將硬著陸”等等。比如,彭博今年發布了一系列唱衰中國的報道,文章的標題為“美聯儲的決定令中國面臨艱難選擇”、“為什么中國經濟將如此難以修復”,以及“索羅斯稱‘中國硬著陸將加速中國股市崩盤’”等等,不一而足。與此相結合的是,彭博則極力唱多美國,稱“美國經濟表現亮眼”。可見,彭博罔顧事實,不能僅僅將其錯誤歸結于其自身水平的不足。
但中國部分媒體附和彭博等西方部分媒體的這種錯誤,具有極大的破壞效應。中國政府、中國企業以及中國媒體有責任為擁有13億人民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掌好舵,為其人民帶來福祉。要成功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各方采納嚴謹的客觀信息,而非違背事實的錯誤說法。也許中國名言“實事求是”應改為“做人應實事求是,做人不能太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