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港元兌美元亞市早盤一度跌至7.8228,進一步接近7.75-7.85港元區間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現報7.8223。美元/港元1個月和12個月遠期匯差擴大至500點以上,為2008年雷曼危機以來首次。招商證券(600999,股吧)的最新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人民幣快貶、港元“脫鉤”美元風險驟升、石油和大宗商品繼續大跌,2016年開年的兩周,2016年資本市場的幾個焦點問題就得到了突顯。這篇文章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2016年開年,央行驟然連續大幅下調中間價,激發了市場的恐慌情緒,離岸人民幣更加速貶值,離岸在岸匯差擴大至超過1000BP。2016年人民幣匯率將走向何方?我們認為央行已經明確現階段CFETS人民幣指數是人民幣匯率的錨,其背后的基礎是央行的信譽與央行的能力。央行的一系列超預期舉措非常明確地表明,在人民幣匯率穩定和離岸市場發展、人民幣國際化之間,央行堅定選擇匯率,并不惜以離岸市場流動性和離岸人民幣資產價格(點心債)為代價,這有利于人民幣匯率預期的改變,而更長遠的預期改善,需要央行踐行以一籃子貨幣匯率為“錨”對人民幣匯率進行調控,希望最終在不引發市場恐慌的情況下實現對一籃子貨幣和美元的適度波動。
港元走弱原因主要有四點:(1)港美息差倒掛引起美元套息交易平倉;(2)前期港元強勢依托于離岸人民幣兌換美元的需求,資本管制使之無以為繼;(3)離岸人民幣利率飆高不利于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4)港股加速下跌。但港元脫鉤美元的概率很低,因為放棄聯系匯率制的傷害巨大,且脫鉤之后盯住人民幣的選擇并不成熟。但是,不“脫鉤”不意味著對金融市場沒有負面影響:(1)港元與 對“脫鉤”的擔憂不利于港股、房價;(2)港元觸及“弱方”后金管局可能需要買回港元,流動性的緊張不利于股市、房價;(3)市場若預期央行以自的外匯儲備支持港元,則削弱調控人民幣匯率的能力;(4)深圳與香港房價、A股和恒生指數存在相關性。
石油大概是大宗商品中供給端變化最為難以預料的品種。中東爆發的沖突令石油出口國通過協商實現石油減產的希望越發渺茫。產油國何時能減產?大概需要觀察到產油國財政狀況的進一步惡化、美國頁巖油產業受到進一步沖擊之時。對于大宗商品價格,大家或許寄希望于印度的崛起,但印度的進口量基本只相當于中國進口量的20%,中國需求每減少1%,需要印度需求增加5%,因此印度需求很難支撐大宗商品形勢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