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論文章認為,在一通追捕后,以“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的稱號聞名的中國對沖基金經理徐翔,因涉嫌內幕交易被拘,這一幕成了各報刊的頭版新聞。然而,對業內人士來說,徐翔的落馬早有先兆。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徐翔偏愛高額、大膽、暴利的下注。而以他為首的所謂“漲停板敢死隊”,則是指以港口城市寧波為中心的一群組織松散的基金經理。
“漲停板敢死隊”的稱號,是在稱頌他們將股價炒高至觸及10%的中國證交所單日漲幅上限的能力。
在這個被許多投資者認為遵守游戲規則者與致富無緣的市場中,徐翔的澤熙投資管理公司(Zexi Investment Management)引起了人們的懷疑。
2015年,澤熙五只基金產品的總回報率在中國排到了前20名,其中一只名列榜首。自2010年推出以來,該公司“澤熙一期”基金累計回報率已達3270%。
上海一名對沖基金經理表示:“徐翔被抓只是時間問題。它只是比預料的早了一點。”
該基金經理補充說,徐翔的行為是“公開的秘密”。
在胡潤百富榜(Hurun Rich List)上,徐翔是中國排名第188位的富豪,估計身家達140億元人民幣(合22億美元)。盡管如此,對于低調的徐翔及其“敢死隊”成員,外界知之甚少。直到上周日以前,網上還找不到經確認的他的照片。
不過,媒體報道和對基金經理的采訪描繪出這個“敢死隊”的形象——他們是中國資本市場“狂野西部”中的一群敢于游走于法律邊緣(有時還會越界)的投資者。
寧波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Ningbo)金融學教授華秀萍表示:“寧波的資本家與其他地方不同。他們的風險偏好很高。這種精神有益于在寧波創業。然而,熱愛賭博對金融市場的長期發展并無益處。”
華秀萍表示,與其他地方相比,寧波的投資者關注的是短期收益。“研究,買入,賣出。一切都發生得很快。”
財經雜志《財新》(Caixin)曾在2012年采訪過徐翔。該雜志報道,1993年,18歲的徐翔放棄了中國高考的殘酷競爭,帶著父母給的幾萬元人民幣本錢進入股票市場。
到上世紀90年代末,他和來自寧波的同伴已因其對高額下注的偏好而贏得了“漲停板敢死隊”的綽號。其他交易員也開始跟蹤發自寧波解放南路銀河證券(Galaxy Securities)交易大廳的買盤,尋找這支敢死隊偏好的股票的線索。
徐翔的“敢死隊”中有個成員名叫葉慶均,是敦和投資(Dunhe Investment)的董事長。他把2003年通過抵押房子借來的10萬元人民幣,從投資大豆期貨開始,變成10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這讓他被譽為“中國的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今年早些時候,葉慶均曾引起人們的關注。當時,包括敦和在內的多只中國基金大規模做空期銅。交易員表示,這次做空的時機選擇“十分完美”。
當時,一名交易員表示:“如果你認為美國交易員很激進的話,那么這些家伙在交易規模、速度和瘋狂程度上是美國交易員的三倍。他們就像嗑了藥一樣。”
“漲停板敢死隊”并不是所有交易都一帆風順。2007年,徐翔來自寧波的伙伴周建明曾因違法交易被沒收和罰款350萬元人民幣。中國證券業監管機構指控周建明在提交買單后又快速將其取消。這種“幌騙”(spoofing)手法旨在欺騙其他投資者,讓他們以為存在強勁的需求而買入。
這支“敢死隊”還想到多種辦法,對他們從其他投資者那里吸引到的關注加以利用。在這個心理因素往往會壓倒基本面因素的市場中,他們會利用這種關注來影響市場中的從眾行為。
徐翔及他的伙伴們以一種類似于拉高出貨的操盤技術而聞名。對于規模較小、流動性較差的股票,這種操作尤其容易。一旦其他投資者大舉涌入,“敢死隊”就會獲利出貨。
2012年初,就在重慶啤酒(600132,股吧)(Chongqing Brewery)股價在幾天內從每股83元人民幣跌至每股20元人民幣之后,徐翔大舉買入該股。重慶啤酒之前曾飆漲,因為其宣布偶然發現了一種可能的乙肝疫苗(這讓人不太敢相信)。
在重慶啤酒發布聲明表示進一步研究已經失敗后,股價暴跌。澤熙卻在低點買入,吸引其他買家隨之入場。徐翔在大約每股35元人民幣價位上賣出,幾周后該股票再次下跌。
徐翔不喜歡“敢死隊”的標簽。2012年他曾向《財新》表示:“漲停板敢死隊是媒體吹的。證監會沒查過,這種說法沒有根據。”(FT中文網)
Ma Nan補充報道
譯者/簡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