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美股四家大型科技公司總共投入了逾1萬億美元用于股票回購;蘋果的回購力度居美股上市公司之首,投入額高達6210億美元。
標普全球(S&P Global)的數據顯示,過去十年,美股四家大型科技公司總共投入了逾1萬億美元用于股票回購。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10年里,美股四大科技巨頭$蘋果(AAPL.US)$、$谷歌-C(GOOG.US)$、$微軟(MSFT.US)$和$Meta Platforms(META.US)$總共投入了1.1萬億美元用于回購,超過了特斯拉(8050億美元)、伯克希爾哈撒韋(7810億美元)或Meta(7670億美元)的市值,幾乎接近英偉達目前的市值1.2萬億美元。
蘋果的回購力度居美股上市公司之首,投入額高達6210億美元。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1930億美元的回購額排名第二。隨后是微軟和Meta,回購額分別為1800億美元和1300億美元。
其他公司回購起來也毫不手軟。過去十年,$富國銀行(WFC.US)$、$美國銀行(BAC.US)$和$摩根大通(JPM.US)$的回購額處于1100億至1200億美元之間。$強生(JNJ.US)$、$伯克希爾-A(BRK.A.US)$和$家得寶(HD.US)$分別以1130億美元、770億美元和700億美元的回購額躋身前十。
過去10年,回購最多的20家公司總計投入了約2萬億美元,占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同期6.6萬億美元總回購額的很大一部分。
作為對比,美股標普500指數在截至3月31日的10年里,漲幅高達約150%。
回購減少了公司流通在外的股票總數,那么在利潤不變的情況下,每股收益會上升,從而有助于提振公司股價。高管們常常通過回購來表明,他們相信自家公司的股票被低估值得投資。
從歷史上看,回購在成熟型公司中更為常見,這類公司專注于向股東返還現金而不是發展業務。相比之下,創業型公司往往會將現金用于擴張、投資新設施和設備、研究和開發新產品或進行收購。
伯克希爾掌門人沃倫·巴菲特是股票回購的忠實擁護者。在他看來,回購好處多多:對股東和股票賣家有利,比收購更安全,比派發股息更有效,也是高管們表達他們關心股東回報的一種方式。
伯克希爾目前持有蘋果近6%股份,幾乎占該公司股票投資倉位3500億美元的一半。巴菲特曾在致股東信中盛贊蘋果,稱該公司大舉回購讓股東受益良多。
編輯/So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