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認房不認貸”正式打響!
8月30日,據廣州市人民政府網站,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了通知,優化廣州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
其中提到,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
(相關資料圖)
上周,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三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
通知明確,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此項政策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
8月初,鄭州打響樓市松綁第一槍,放開限售、契稅全免、落實認房不認貸。
據中證金牛座此前報道,近期還有市場消息稱,刺激樓市銷售的“認房又認貸”政策或將在深圳落地。第一財經報道也指出,在深圳,同樣有市場消息稱“認房不認貸”即將落實。
時隔六年再度全面放寬“認房不認貸”,有多大影響?
業內認為,“認房不用認貸”政策對于一線城市影響最大。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限購從來不是房地產調控最根本的,信貸才是樓市的“七寸”。
不松信貸,市場不會出現任何扭轉。過去中國房地產幾十年的歷史也證明,每一輪樓市轉折,都以信貸為開端,或松或緊。認房又認貸,的確打擊了炒房客,但最大的問題是誤傷了剛改、改善需求。在他看來,現在全國三四線城市已經無政策可寬松,出臺政策還有用的只有一二線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針對第二套房的認定標準都應該有大幅度的調整,特別是賣一買一,“認房不認貸”應該成為全國所有城市執行的政策。
申萬宏源則指出,前期“認房又認貸”約束首付比實際下調幅度,后續有望空間打開。雖然2022年以來各地因城施策政策持續加碼、降低首付比,但在“認房又認貸”背景下,全國平均首付比下降速度明顯慢于上一輪地產政策寬松周期。
編輯/jay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