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國央行進行2370億元1年期MLF操作,對沖今日到期的2000億元MLF,因此當日實現凈投放37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MLF中標利率為2.65%,前值為2.75%,下調10個基點。
同時,中國央行今日進行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1.90%,與此前持平,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
資金面上,6月14日Shibor短端品種多數下行。隔夜品種下行35.2bp報1.321%,7天期上行0.6bp報1.846%,14天期下行4.2bp報1.805%,1個月期下行0.5bp報2.008%。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另據央行13日消息,人民銀行開展2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1.90%,較前日下降10個基點。這是該短期政策利率自2022年9月以來的首次下降。
同日晚間,人民銀行下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隔夜期下調10個基點至2.75%,7天期下調10個基點至2.9%,1個月期下調10個基點至3.25%。
對于央行今日的操作,在13日央行的一系列操作下,實際已有多機構較為一致認為:從過往經驗看,“逆回購利率—MLF利率—LPR”的同步調降,完成一次完整的降息過程。在“逆回購降息”后,6月15日MLF操作利率也將下調0.1個百分點,至2.65%。
LPR有望聯動下行
前次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降是在2022年8月15日,當天1年期MLF和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均下降10個基點。
在逆回購、SLF、MLF利率下調后,市場也在關注后續LPR利率如何調整。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今日MLF中標利率下降,有助于進一步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疊加2022年9月以來存款利率多輪下調、銀行負債成本有所下降,本月LPR報價有望下降5個到10個基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同樣指出,鑒于MLF操作利率是LPR報價的定價基礎,6月MLF操作利率下調,20日LPR報價也將跟進下調。考慮到當前企業貸款利率已處于歷史低點,且明顯低于居民房貸利率,加之近期樓市再度轉弱,判斷本月1年期LPR報價和5年期以上LPR報價很可能出現非對稱下調,即1年期LPR報價可能下調5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報價下調15個基點。
光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高瑞東表示,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下降后,MLF利率跟隨調整,從而引導LPR降低,更能夠達到支持實體經濟的目的。LPR方面,他認為,1年期、5年期以上LPR報價很可能出現非對稱下降。
穩增長政策有望接續出臺
本次“降息”有助于改善市場預期,促進內需增長,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本次利率調降,可更有針對性地解決關鍵問題、彌補薄弱環節。當前經濟內生動能的修復,還需要政策“保駕護航”。
此外,“降息”可進一步推動寬信用,修復居民和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助力經濟復蘇。有效應對地方債務以及金融機構改革相關問題,需要合理充裕的流動性環境,需要短期資金成本相對平穩,防止風險外溢。
王青認為,二季度以來經濟修復力度穩中偏弱,樓市也再度出現轉弱跡象,穩增長政策需適時發力。本次短期政策利率下調釋放明確的穩增長信號,將有效提振消費和投資信心,推動房地產行業盡快實現“軟著陸”。
專家認為,在貨幣政策加力支持實體經濟的同時,其他穩增長政策有望接續出臺,形成“組合拳”。
在東吳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陶川看來,此次“降息”后,隨著5月經濟數據公布,穩經濟政策“組合拳”有望出臺。其中,穩地產、擴基建有望成為下半年托住經濟的主要抓手,在基建領域,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有望加碼以發揮杠桿效應。此外,在消費和制造業領域,新的穩定汽車消費及針對性的稅收優惠政策也值得期待。
對于二級市場,近期權益市場縮量調整,已經接近“合理區間下沿”,隨著“降息”等托底性政策的出臺,庫存周期有望逐步擺脫低谷,由“主動去庫”的低迷階段,過渡到“被動去庫”的復蘇階段。大家資產認為,雖然“大級別”行情仍有待M1、PPI出現拐點,但從A股歷史經驗來看,當前階段大勢研判可以更為樂觀積極。
編輯/Jeffr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