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全球流動性加速緊縮的背景下,港股作為內地資產重要的離岸市場,幾個重要的指數均創下了近幾年月度的最大跌幅,其中9月恒生指數更創出了自2011年10月份以來的歷史低位,而恒生科技指數也是創出歷史新低;醫療保障、資訊科技、公用事業等跌幅居前。
投資組合策略:我們認為外圍市場波動和全球金融環境緊縮仍將是海外中資股面臨的主要不利因素。在近一個月來,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從年底3.75%提升至4.5%,即11和12月加息幅度分別升至75個基點和50個基點;另一方面美債利率突破4%,導至美元指數創2002年以來的新高,引發一輪海外股票及債券的拋售。雖然影響程度相較于9月份可能會出現邊際弱化,但美元升值和海外流動性收緊帶來的潛在負面影響仍然客觀存在。
而國內方面,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仍然表明穩增長政策支持力度有需要加強,9月PMI在連續兩個月收緊后再次重回擴張區間,好于市場預期,小幅上升至50.1。但需留意新訂單分項指數表現仍不理想,反映內需維持弱勢。此外,1-8月工業凈利潤同比跌2.1%,有超過一半的行業凈利潤錄得下滑,體現出加強刺激性政策的迫切性。有見及此,當局亦提出了一系列的房地產政策,包括下調或取消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及首房公積金利率等,旨在引導房地產市場回穩。
行業配置:鑒于目前市場環境,我們認為:
以港元計價的高股息收益率個股可能是較好的選擇,可以提供下行保護和對沖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如部分公用事業、能源、電信運營商等板塊;
國內穩增長加碼有望得到市場的積極回應,沿著國內穩增長發力線索展開,對應到結構上首推地產鏈、地產鏈消費板塊、大金融等;
疫后恢復是重要的改善線索,特別是相關政策的轉向是關注重點,消費服務行情可能循序漸進,例如可選消費、創新藥、汽車產業鏈等。
編輯/Corrine
優質公司估值或進入「夢寐以求」水平,如何把握市場風向?>>點擊了解更多大中華主題基金
高股息策略崛起,港美股具體都有哪些機會?>>點擊了解更多派息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