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金點睛
作者:李昭、楊曉卿等
加息周期開啟,曲線部分倒掛
3月FOMC會議(3月15-16日)宣布加息25bp, 散點圖顯示2022年加息7次,2023年加息3次,2024年不加息。長期政策利率目標小幅下調至2.4%,低于2024年政策利率目標2.75%,反映美聯儲為控制通脹,計劃把政策利率階段性推高至自然利率水平以上。與此同時,美聯儲提示將于下次(5月份)會議開始「縮表」,消除「縮表」日程推遲預期。本次會議整體偏鷹派,2022年散點圖和「縮表」指引都接近會議前市場預期的上限。會議后,2022年市場加息預期增加至7.3次,十年期美債利率一度接近2.2%。
圖表:2022年市場預期加息次數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十年期美債利率繼續上行
資料來源:Bloomberg, 中金公司研究部
往前看,我們預期長端美債利率在震蕩中保持上行趨勢。在2015-18年貨幣緊縮周期中,重要政策「靴子落地」,往往成為美債利率下行的起點,但本次市場走勢可能有所不同:目前期限溢價已經被壓縮至極限(《美聯儲政策能逆轉市場走勢嗎?》),并且「非典型」緊縮周期中政策節奏較快(《2022年美債利率展望:非典型加息與高波動市場》),可能導致美債利率易漲難跌。美債利率上行,海外流動性收緊,可能導致海外市場波動增加,我們維持減配海外資產的判斷。
圖表:美債市場波動率保持高位,但期限溢價卻被壓縮到極值水平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美國國債凈供給增速在第2季度開始上行
資料來源:Bloomberg, 中金公司研究部
5年-10年美債利率出現倒掛,引發市場對于經濟衰退風險的討論。我們認為5-10年利率曲線的預測效果并不穩健,而3個月-10年期美債利率倒掛才是預測經濟衰退的關鍵指標。目前3個月-10年期美債利率期限利差仍有175bp左右, 我們預期下半年期限利差將大幅縮減至于50bp以下,且不能完全排除曲線倒掛的可能性,對應美國2023年-2024出現經濟衰退的風險上升。但2022年美國經濟仍處于復蘇階段,雖然經濟增長邊際放緩,但衰退概率不高。
圖表:中國增長逐步企穩,海外經濟體復蘇斜率放緩
資料來源:Haver,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加息開啟如何影響大類資產
圖表:歷次加息周期開始前后90天內全球各資產累計收益率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回顧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6次美聯儲加息周期,我們發現股票指數在加息開啟后的1個月里傾向于下跌,隨后逐漸修復。
圖表:發達股市在加息開始初期1個月內往往下行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新興股市在加息開始后的1個月內往往下行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美股在加息開始后的1個月內往往下行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A股在加息開始后往往下行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港股在加息初期往往下行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頗為意外的是,A股在美聯儲加息開始后3個月里都表現不佳,調整的時間與幅度超過其他主要股票市場。從邏輯出發,美聯儲加息對A股的負面影響應該小于美股,之所以出現上述情況,可能與樣本偏差有關:美聯儲加息啟動常常對應中國經濟下行周期,A股表現可能受到國內宏觀環境影響,而非反映美聯儲加息壓力。
圖表:美聯儲加息開啟常發生在中國經濟下行周期(以實際GDP衡量)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美聯儲加息開啟常發生在中國經濟下行周期(以工業增加值增速衡量)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目前我國「穩增長」政策正在發力,經濟可能逐漸企穩,為國內市場提供支持。加息開啟后,美債長端利率傾向于上行;04-06年與15-18年加息周期中美債利率下行,受到期限溢價壓縮影響,對本次美債市場走勢的指導意義有限。
圖表:美債利率在加息落地后傾向于上行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大宗商品在加息開始前后的走勢比較分化。平均來看,CRB指數和原油價格在加息開啟后3個月內仍有上漲動能。
圖表:CRB指數在加息落地前后走勢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原油價格在加息落地前后走勢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黃金加息開啟前受到壓制,加息開始后趨勢相對弱化。
圖表:黃金加息開啟前受到壓制,加息開始后趨勢相對弱化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元指數往往在加息預期升溫階段漲幅明顯,但加息開啟后走勢出現分化,下跌風險增加。
圖表:美元在加息預期階段往往上行,而加息落地后走勢分化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關注中國市場相對優勢
在今年全球股市大幅調整后,中國股市估值回落幅度更大,目前A股(滬深300)和港股(恒生指數)P/E在12.4倍和10.3倍左右,分別低于過去10年45%和15%分位數水平,而同期發達市場整體P/E約17倍。
圖表:全球股市估值對比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數據截至2022年3月17日。
從股債相對估值看,國內股票風險溢價已經上升至3.73%。根據風險溢價對市場表現的領先性預測,股指未來一年里可能跑贏債指10%以上。
圖表:風險溢價模型提示未來1年股市相對債市可能取得超額收益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風險溢價模型預測滬深300指數上漲概率較大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 中金公司研究部
從中長期看,隨著國內穩增長政策不斷出臺,俄烏局勢邊際緩和,估值偏低的中國股指可能相對其他主要股票市場更有優勢。我們建議中期勿悲觀,靜待市場情緒修復(《估值調到哪兒了?》),適度增配A股和港股。
圖表:重大貨幣緊縮政策「靴子落地」后,長端美債利率常常轉為下行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13年Taper政策落地,15年加息開始,17年宣布「縮表」,期限溢價都大幅壓降,成為長端美債利率下行的主要驅動力
資料來源:Bloomberg, 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全球債市利率對比
資料來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數據截至2022年3月17日。
圖表:全球商品價格對比
資料來源:Bloomberg, 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商品價格單位做了標準化處理,數據截至2022年3月17日。
編輯/iris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