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1月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介紹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徐紹史被問及稅負問題時表示,我們作為世界前列的引進外資的國家,一直致力于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無論是對外資、對民資、對國資,都是一視同仁,不給予某一個國家、某一類企業特定的“超國民待遇”。
以下為文字實錄:
鳳凰衛視記者:最近有媒體報道中國企業在2016年的跨境并購交易額超過了2000億美元,另一方面還有報道稱,中國政府給予了外國企業在華公司超國民待遇和補貼,影響到了公平競爭。請問徐主任對這兩個問題怎么看?謝謝。
徐紹史:
謝謝這位記者女士,這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最近這一兩年吸引外資和境外投資確實有了一些新的變化。你提到的問題實際是兩個,一個是“走出去”、“引進來”,二是怎么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問題。隨著我們國家的經濟增長,企業“走出去”投資并購,一些企業在全球布局,我們覺得都是非常正常的。今年1—11月份,我們非金融類的境外投資已經達到1617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5.3%,全年估計會達到1700億美元。中國政府支持國內的企業,特別是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真實合規的對外投資活動,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既有利于我們的產業轉型升級,也有利于推動跟世界各國的務實合作,所以,中國政府一直是支持的。至于境外并購是不是有2000億美元的額度,我想大家能判斷,因為整個非金融類投資也就是1700億美元左右,這里面還包括一些綠地投資,并購數額肯定是沒有這么大的。
第二個情況,我們也注意到,在境外投資、對外投資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夠理性的傾向。我們覺得這可能會引起風險,這些風險一旦爆發,對投資國和投資目的地國都是不利的,因此我們在做分析,要加強引導。現在我們對大額非主業的投資和一些不規范的投資行為要進行真實性、合規性的審核,引導企業審慎決策、精準投資、理性投資。我想這也是必要的,但是我們支持對外投資這個政策沒有變,也不會變。
第二個問題,涉及到統一開放和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問題。我們作為世界前列的引進外資的國家,一直致力于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無論是對外資、對民資、對國資,都是一視同仁,不給予某一個國家、某一類企業特定的“超國民待遇”。當然,我們對有些產業、有些企業給予一些政策的支持,我覺得這也正常,也符合國際慣例,國際上很多國家也是這么做的。但是我更想說的,我們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剛剛通過一個《關于擴大開放積極利用外資的若干措施》,這個文件最近就要印發,這個文件提出20條措施。我們要進一步開放市場,進一步引進外資,而且會在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制度環境和市場環境上下更大的功夫。謝謝。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