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31日訊(記者郭新)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1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積極變化累積增多,多數指標有所改善,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達到了6.7%,而第四季度大的經濟環境也在出現改善,全年經濟增速達到6.7%應當不成問題,但與去年的6.9%相比,還是有所下滑。明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一年,國民經濟是否確實企穩回升?GDP增速與今年相比是否還會有所下滑?
回顧:2016年GDP增速或達6.7% 圓滿完成任務
今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給出了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為6.5%~7%,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
6.5%,一個關乎今年經濟決定性的數字,一個關乎“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發展的關鍵性數字,關乎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性數字。6.5%這個數字備受國人關注。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達到了6.7%,四季度以來,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積極變化累積增多,多數指標有所改善,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年經濟增長任務將順利完成。2016年即將過去,各家機構以及經濟學家對今年經濟運行進行梳理,2016年GDP增速或將達到6.7%,成為共識。
20日,華夏新供給經濟學會首席經濟學家賈康發文,2016年的宏觀經濟運行,是2011年中國經濟持續下行以來有可能出現階段性探底的一年。自一季度開始,連續三個季度的龍頭指標GDP爆出6.7%的增長率,第4季度很可能還是6.7%左右。
19日,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陳光金在中國社會形勢報告會上明確表示,前三個季度是平穩的,沒有出現起伏波動。而且我們注意到,10-11月經濟形勢維持穩定,全年增速高于6.5%沒有懸念,應該能夠達到6.7%的水平。
國外研究機構高盛也于近日發布了研究報告,在一年多實質性的再通脹努力后,2016年中國的實際GDP增速看上去應該處在6.5%-7%的目標增長區間內。
前瞻:明年GDP增速是否將繼續下滑?
雖然我們一再強調要更加注重增長的質量而不是數量,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今后五年經濟仍須保持中高速增長。習近平總書記更是給出了具體的量化說明:2016年至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
2016年即將收官,不出意外GDP增速或將達到6.7%,處于6.5%-7%的目標增長區間內,不過,相比去年的6.9%還是有所下降的。從2011到2015年,我國GDP增速分別為9.5%、7.7%、7.7%、7.3%、6.9%,是一種持續下滑的態勢,因此明年GDP增速是否會繼續出現下滑,宏觀經濟是否企穩回升十分值得關注。
高盛高華在研究報告中指出,雖然政府并未公布明年的GDP增速目標,但相較2016年目標增速(實際GDP增速為6.5%-7.0%),明年GDP增速目標或小幅下調。
12月1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最新研究預測:2017年全年 GDP增長6.5%。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的中國經濟先行指數,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我國經濟增速呈現小幅平穩下滑的發展趨勢。
解答:宏觀經濟運行仍將在合理區間
從中央層面來看,今年李克強總理在多個場合上明確表示,中國將朝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邁進,未來5年中國經濟將保持6.5%以上的增速。中國的經濟增長會有底線,不會低于6.5%,到2020年要實現兩個翻番,低于6.5%目標會實現不了,而一旦低于這個數字,中央將采取必要措施。
從地方來看,以全國的“短板”東北為例,東北再振興以及成為國家級戰略。以吉林為例,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省地區生產總值達9298.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去年同期增長6.9%,是自2014年一季度以來,吉林省GDP增速首次超過全國平均增速。東北振興的持續推進,對GDP增長的貢獻將會更大。
消費持續升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升,繼續發揮中堅力量。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71.0%,比上年同期提高13.3個百分點。隨著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產業升級換代,人民消費水平提高,GDP增速不會也不可能會跌破底線。除此之外,改革發展紅利、發展新理念、一帶一路建設等多方面因素決定了中國經濟仍將在合理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