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萊塢”借鑒了世界電影產業基地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的概念,將在佛山建設集影視創作制作、技術研發、版權交易、成果展映、人才培養、影視旅游等為一體的產業集聚中心。
2016年是供給側改革元年,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一直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發力。
12月22日,“廣萊塢”南方影視中心正式落戶佛山,該中心由佛山市政府、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珠影”)、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東省廣播電視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等聯手共建。
“廣萊塢”借鑒了世界電影產業基地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的概念,將在佛山建設集影視創作制作、技術研發、版權交易、成果展映、人才培養、影視旅游等為一體的產業集聚中心。
打造全產業鏈
“廣萊塢”的設想來源于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慎海雄與珠影集團領導層的交流。慎海雄認為,要和世界發達國家的精良制作爭奪市場,良好的工業基礎和影視文化產業園區就必不可少。
縱觀國內外,電影產業發達的地方,影視基地基本是標配。除了美國的好萊塢、印度的寶萊塢,國內也有如北京的中影影視基地、浙江東陽的影視文化產業園、浙江橫店影視城等影視基地。
從電影消費看,廣東的電影票房收入已連續14年位居全國榜首。以2015年為例,廣東票房收入達62.42億元,約占全國總票房的1/7。但是目前并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影視基地。
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陳少峰表示,廣東影視基地目前總體較弱,特別是攝影棚和一些外景拍攝基地、后期制作等,這意味著“廣萊塢”全產業鏈的方向有一定的發展空間,能夠填補華南地區影視基地市場的缺口。
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蔡伏青介紹,“廣萊塢”既是一個電影產業概念,也是一個地理空間概念,將推出世界電影嘉年華和博覽會、取景地標城市、制片投融資中心、文武秀場、影視城、影視產業園、珠江電影學院、電影部落等全產業全系列項目,打造中國南方的影視中心,助力佛山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電影城市。
具體來看,按照目前的計劃,“廣萊塢”將由政府牽頭,舉辦世界規模的電影嘉年華和電影季活動。在展會上為電影作品產品交易提供實體展出平臺,同時建立網上版權產權股權交易中心和電影產品設備交易平臺。邀請世界各地編劇、導演及制作發行公司等,進行創意、劇本等項目的洽談投資。
除了影視產業鏈前端的投資和后端的營銷環節,在中端的生產環節,“廣萊塢”也將依托佛山豐富的景用資源,建設世界電影取景地標城市,向全世界攝制組無償開放,并提供協調服務和秩序服務,形成一個全面系統的影片攝制服務整套支撐體系。
影視生產與投融資結合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定位做全產業鏈的影視基地,單個項目規模可能存在局限。但如果每個環節都深入,規模就要很大,對于資金的需求就比較多。” 陳少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為了支撐“廣萊塢”在佛山落地,將由佛山傳媒集團成立文化投資公司,具體負責“廣萊塢”建設的推進工作。
12月22日,佛山市政府與建行廣東省分行合作設立總規模為50億元的佛山市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采用股權投資、股權與債權相結合或者投資相關子基金等多種方式對目標企業或項目進行投資。
在今年4月,珠影也已與越秀產業基金宣布共同發起設立珠影越秀影視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重點圍繞珠影電影業務進行全產業鏈投資,包括影視劇的投資拍攝、電影院線和影城并購整合、珠影星光城等文化產業綜合體建設等方面的項目投資等。
另外,作為影片攝制服務全程支撐體系的一環,“廣萊塢”也將建立專業的投融資管理和服務機構,創新電影產業基金的運作模式,完善投資風險保障機制,提供專業評估和規范管理,促進各類影視作品與金融資本實現無縫對接。同時,結合廣東省實施的電影人才“青苗計劃”,建立創投機制。
對于“廣萊塢”未來的建設,陳少峰建議,“影視的生產和投資要結合在一起,在打造影視基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同時,培育一些影視公司作為投資主體。投資導向業務應該占一定比重,也就是說,影視基地將來的收入中有一部分來自于投資影視公司。”
在業態上,他認為,“廣萊塢”可以與互聯網結合,比如結合網絡短視頻、網絡劇、網絡大電影等。另外,不能止步于做傳統的影視產業基地,要引入一些最新的技術和工作室等。比如,云計算和特效制作結合,能夠降低制作的成本。
(原標題:投融資引領全產業鏈 “廣萊塢”南方影視中心落戶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