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14日,地處山西、陜西兩省交界地帶的陜西關中能源化工基地——韓城市城區上空被霧霾籠罩。事實上,在黃河龍門西岸是陜西“關中煤都”煤延伸產業鏈中的煤化工及鋼鐵產業重鎮——產值數百億的龍門、昝村、西莊區域。當地居民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這里不但有陜西最大的煤化工企業,也是關中地區能源化工企業最為密集的區域。
然而,記者實地調查發現,時常造訪的煙塵、霧霾、污水已成為當地難以根治的“毒瘤”,以陜西黑貓焦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黑貓焦化”)、陜西海燕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燕新能源”)、陜西中匯煤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匯煤化”)及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龍門鋼鐵”)等為代表的環境敏感企業,因環境污染問題不僅讓當地老百姓深受其害,亦讓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倍感緊張。
多家企業頻頻“超排”
11月3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韓城市轉交了一起韓城市包括西昝煤化工業園區多個被當地居民反映強烈的企業污染線索。包括海燕新能源、黑貓炭黑公司煙囪冒煙氣味刺鼻;黑貓焦化凌晨將黃色渾濁刺鼻廢水排入黃河。
據韓城市政府通報,經當地環保部門查實,黑貓焦化、中匯煤化兩家企業焦爐爐門存在跑冒滴漏現象;黑貓炭黑公司在焦油原料卸放和焦油脫水過程中產生氣味。為此,韓城市環保局對黑貓焦化、中匯煤化兩家企業進行立案查處,罰金65萬元,要求企業加快煙氣脫硫設施建設和運行,規范操作流程,整改跑冒滴漏現象。對黑貓炭黑公司責令整改,12月20日前完成焦油卸放和焦油脫水工藝改造,減少揮發性氣體排放。
資料顯示,黑貓焦化是陜西黃河礦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也是陜西省最大的焦化企業,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6億余元,凈利潤7093萬元。中匯煤化亦是當地一家大型民營焦化企業,公司目前建有年產70萬噸的型焦化生產線和年產120萬噸環保洗精煤生產線。海燕新能源則是一家老焦化民企,其負責人王文選曾因千萬元競選村長而揚名。韓城黑貓炭黑為江西黑貓控股子公司,年產8萬噸炭黑產品。
韓城市環保局負責人向記者解釋稱,對于上述對黑貓焦化的處罰,實際上是年初時的一個問題。由于該企業煙氣脫硫設施工程,仍正在施工,因此,2016年初,就發現其問題,并對此依法處罰了10萬元。而中匯煤化,則是因為被發現3次超標排放問題,因此依法處罰了55萬元。不過,目前中匯煤化已不存在問題,11月26日其脫硫技術開始調試運行。
對另一起污染線索,韓城市環保局調查顯示,海燕新能源煙囪冒煙氣味刺鼻屬實。據上述通報披露,韓城市環保局責令海燕新能源于2017年6月30日前完成對現有廢水處理設施提升改造,并對其立案處罰金110萬元。責令黑貓炭黑公司2016年12月20日、2017年1月31日前分別完成焦油卸放和焦油脫水工藝技術改造;對黑貓焦化下達限產整改,責令其在2017年3月底建成煙氣脫硫設施,整改跑冒滴漏問題。
環保設施升級緩慢
上述韓城市龍門工業園區,一直是當地政府擔心的一個環境敏感地。
11月3日,環保部西北督察組經過現場檢查,調度環境監測、環境執法和衛星遙感數據做出渭南大氣和水環境污染問題嚴重的結論。督察組發現,渭南市多家工廠的煙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量超標,廠區煙塵超標排放、無組織排放;其中,煤化工基地——韓城龍門區域讓市長也“感到痛心”。在渭南市此后的問責中,包括韓城市原副市長王云章在內的12名市管處級干部被追責,同時各區縣109名鄉科級以下責任人進行了責任追究。
然而,盡管進行了“當地最大規模”的整改與追責,但是實際情況卻是,部分涉嫌超標排放企業的相關環保設施仍不健全,有的環保設施升級亦進展緩慢。
記者實地調查顯示,韓城市目前6家焦化企業中,僅有兩家完成了煙塵脫硫設施的建設運營,另外包括海燕新能源等4家化工企業,目前仍在進行脫硫工程建設,根據當地政府要求,2017年3月底前所有焦化企業要全部實施脫硫技術,從而達到煙塵排放達標。
韓城市委宣傳部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針對國家環保部通報的環境問題,韓城市目前正在進行整改落實。為此,該市環保局下派近40名駐場員深入到國控、省控重點污染源企業,重點檢查水、氣在線監測數據及企業污染防治設施等情況,并督促企業開展園區揚塵污染治理和工業企業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要求企業按要求做好露天物料堆放覆蓋,確保做到設施正常運轉達標排放。
不過,12月14日,在韓城市龍門工業區內的河濱路黃河河道內,記者仍發現不少疑似爐渣的污染物被堆放在干涸的河道內。而在龍門化工的一處堆放場內,疑似粉煤灰的污染物被直接堆放,并無任何防護措施。
在龍門工業區內,多家沿園區公路邊的洗煤廠周邊,樹木上落滿黑色煤粉,來往的拉煤大車疾馳而過,帶起路面上灑落的煤灰。對于相關廠區帶來的環境問題,上述多家煤化工企業的多位工作人員表示,其實,環保部門經常來檢查,但因為部分企業相關環保設施建設進展緩慢,也常是發現問題僅罰款了事。
陜西當地民間環保人士尹國明指出,一個客觀的現實問題是,2013~2016年上半年,煤化工行業不濟,龍門工業區內的煤化工企業亦在艱難求生,不少企業對環保方面的投入顯得吃力。地方政府也長期對此監管督查流于形式,而監管不力讓上述不少企業對相關環保升級拖延。
韓城市宣傳部有關人士還表示,目前該市對環保督察組發現的問題,已積極整改,并要求有關企業加快環保設施升級,確保未來各方面達標排放。
(原標題:陜西韓城煤化工“圍城” 多家企業涉污被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