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太強 人民幣不弱 資金面很受傷
□本報記者 張勤峰
15日,美元指數繼續刷新十余年高位。面對咄咄逼人的美元,境內外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雖不同程度走軟,但日內波動較小,表現比較堅挺,不難看到托底的痕跡。市場人士指出,美元過于強勢,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承壓,而出于穩定預期的考慮,匯率維穩力度階段性加大,這可能意味著外儲消耗有所加快,外匯占款可能延續較快下滑,加劇年底本幣流動性收緊壓力。
美元指數沖破103
歷史上,美元在加息預期兌現后,往往存在回調傾向。本周在美聯儲議息前夕,美元也一度走軟。這讓先前一些機構對美聯儲加息后,美元“歇歇腳”抱有期望。不過,現實很殘酷。
15日凌晨,美聯儲如期宣布上調基準利率25個基點,同時公布的“點陣圖”顯示,美聯儲預計2017年將升息三次,每次25個基點,今年9月議息后的預估則為升息兩次。市場認為,美聯儲釋放了可能更快加息的“鷹派”信號,并且沒有對近期美元匯率持續較快升值提出嚴厲警告,都為繼續做多美元提供了理由。
14日國際匯市紐約時段,美元逆轉之前下跌而再掀升勢,全天大漲近1%,盤中一度升至102.35,刷新2003年1月以來高位。15日,美元指數在亞市階段迅速完成整理,并于歐市早盤擴大漲幅,截北京時間15日20:16,美元指數最高漲至103.15,突破103整數關口,續創2003年1月以來新高。
人民幣內外利差抹平
面對美元咄咄逼人的攻勢,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及市場匯率均有所下跌。
1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調低261基點,設于6.8289元,創下2008年6月6日以來的最低值。
15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報6.9350元,較前收盤價跳空低開301基點,不過,開盤后人民幣迅速回穩,日內交易幾乎走成直線,波動甚小,16:30收盤價報6.9354元,只較開盤價跌4個基點;進入夜盤交易時段,人民幣波動略有所加大,但沒有進一步走低,而是先揚后抑,截至20:30,最新報6.9350元,回歸日間波動中樞。
香港市場上,15日一早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上演跳水,并跌破6.95,最低至6.9505元,此后開始收斂跌幅,并回升至前收盤價附近展開震蕩,截至北京時間20:30報6.9350元,較前收盤價僅下跌78基點。境內外市場人民幣匯率價差也基本抹平。
市場人士指出,從昨日人民幣匯率日內走勢上,不難看到干預的痕跡,人民幣能夠在美元繼續強勢升值的背景下,保持相對穩定的走勢,得益于大機構釋放美元流動性的支撐。在當前階段,市場對美聯儲加快加息的預期上升,美元具備繼續上漲的動力,如果放任人民幣對美元過快貶值,可能會引發恐慌性購匯,加劇資本外流,因此有必要適時干預匯市,穩定市場預期。
年底流動性承壓
央行14日更新的資產負債表顯示,截至11月末,央行口徑外匯占款22.3萬億元,較上月末下滑3826.76億元,降幅創去年12月以來最大,并連降13個月。結合當月外匯儲備亦明顯減少來看,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貶值趨勢下,私人部門購匯需求旺盛,外匯市場供求壓力加大,央行向市場提供美元流動性,則導致外儲消耗和外匯占款下降,如果要托底人民幣匯率,勢必要增加美元投放,這會加速外儲消耗和外匯占款下滑的過程。
市場人士指出,隨著市場關注點轉向美聯儲后續加息進程,美元上漲空間得到拓寬,后續維持相對強勢仍是大概率事件。從國內來看,年底年初往往是購匯旺季,尤其是年初個人購匯額度刷新,或帶來集中的購匯需求釋放。可以預料,近階段匯率維穩壓力不會小,而為避免人民幣出現無序貶值,管控匯率預期,相關機構繼續給予人民幣匯率托底的可能性也較大,進而意味著外儲繼續較快消耗,外匯占款可能延續較快下滑,無疑可能進一步加劇年底流動性收緊壓力。
市場人士指出,當前流動性面臨的擾動多,波動風險大,而資本流動性與匯率波動則限制貨幣政策寬松空間,如何在穩定匯率與利率之間求得平衡無疑是對貨幣當局的一項考驗。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