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涌動 流動性維穩已不遠
□本報記者 張勤峰
15日,央行逆回購操作繼續放量,公開市場操作實現有效凈投放,但貨幣市場流動性在內外多種因素影響下繼續趨緊,貨幣市場利率全線大幅走高。市場人士指出,年底季節性擾動顯現,疊加外匯占款下滑的影響,對超儲不高的銀行體系構成考驗,近期金融市場波動加大,無論從平抑流動性波動,還是防控金融風險、穩定市場預期的角度考慮,央行適時提供適量流動性支持應是合理且必要的。
漸進加大投放力度
15日早間,央行開展了1400億元7天期、450億元14天期和6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逆回購交易量連續第二日放量,由于當日有10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此舉實現凈投放1450億元,凈投放規模創下月內新高。
進一步看,本周以來,央行已在漸進微調公開市場操作,表現為在逆回購到期回籠量減少的同時,逆回購交易量則有所增多,由此終結了上周連續五日的凈回籠,轉為等額對沖,進而再到實現凈投放,顯示央行釋放流動性的意愿在重新上升。
市場人士指出,臨近年底,流動性再趨緊,機構對央行提供流動性支持的需求在上升。而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重在調劑流動性邊際余缺,在市場流動性供求出現缺口時,開展流動性凈投放變得順理成章。
據交易員反映,從13日早盤開始,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即出現收緊跡象,大行在融出一波資金之后,后續供給逐漸不濟,不過,當日機構軋平頭寸的壓力還不大。14日早盤,資金面繼續收緊,大行融出少許短期資金,難以滿足大部分需求,到午盤時仍有一些中小機構未能軋平頭寸,午后資金面偏緊態勢延續。15日,早盤資金緊張依舊,大行融出稀少,平頭寸難度明顯加大,流動性緊張狀況持續至尾盤;雖然央行公開市場操作重拾凈投放,但流動性仍在內外因素作用下繼續趨緊。
15日,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全線大幅走高,其中,隔夜回購利率加權值漲17bp至2.48%,7天利率漲43bp至3.36%;14天、21天回購利率分別上漲37bp和52bp;更長期限的1到3個月回購分別漲25bp、48bp和70bp。
流動性風險上升
本月初,市場資金面一度有所改善,進入本周以來再度收緊,表明流動性趨緊背后主要受到年底季節性因素影響。市場人士指出,進入12月中旬,機構應對年末考核及節假日備付的工作將逐漸進入高峰期,流動性波動風險將重新上升,最典型的征兆就是大行融出資金的意愿下降,導致自上而下的資金融通鏈條斷裂,中小金融機構出現融資困難,進而整體流動性收緊。
目前看,流動性季節性收緊的一幕正在重現。但眼下貨幣市場還面臨其他一些“麻煩”。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后,市場對后續加息進程的樂觀看法增多,美元并沒有落入以往加息后走軟的“俗套”,而是逆轉早前跌勢而連續大幅走高,加劇中國人民幣匯率貶值及資本外流壓力,而監管層為了穩定匯率,繼續釋放美元流動性,則可能造成外匯占款繼續加速下滑,這對于總量本就不濟的銀行體系流動性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另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國內債券市場出現恐慌性下跌,大量機構拋售造成市場流動性緊張,利率異常大幅走高,在當前金融市場產品錯綜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局面下,利率異常波動帶來的連鎖反應和共振效應不容忽視,存在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
市場人士指出,無論從平抑流動性波動,還是防控金融風險、穩定市場預期的角度考慮,央行適時提供適量流動性支持應是合理且必要的。從近期央行加大逆回購操作力度上看,面對短期內流動性波動加大、風險較多的局面,政策維穩舉措或已不遠。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