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推出房產稅十分必要 否則造成巨大浪費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SOHO中國首席執行官張欣在麻省理工(MIT)的一次講座中表示,出臺房產稅十分必要,否則將造成巨大的浪費。
本次活動由李德義麻省理工學院地產創業實驗室(MIT STL Lab)、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MIT CSSA)、公眾號“event全知道”聯合主辦。
張欣表示,中國房價高企的一個原因就是持有成本低。她說:
中國人在美國買房,大家就比較猶豫。在中國就不猶豫。因為在中國的物業管理費低。買了房子放在那里就行。沒有成本。
美國就不一樣。美國買房不管你住不住都得交物業管理費和稅,而且相當貴。這樣就使得很多想著買房空置的人望而止步。如果中國有一天像美國這樣,收稅、收物業管理費,那可能會不一樣。
張欣于1965年出生于北京,1979年隨父母定居香港。在經過了5年的工廠生活奮斗后,只身前往了英國并于1992年畢業于劍橋大學經濟碩士學位。畢業后三年內在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和美國華爾街投資銀行旅行家集團(Travelers Group)任職,之后與先生潘石屹創立了SOHO中國。
潘石屹則表示,出臺房產稅是必要的,否則將造成巨大的浪費。他說:“我知道北京有人買一百套房,自己只住一套。”
他說:“房產稅的考證從15年前開始了。可是十幾年過去了,依然沒有推出。征收房產稅的阻力很大,尤其是來自中產階級的阻力。”
他稱:“從我們的討論來看,應該推出房產稅。極端的概念下:第一套放不收稅、第二套收2%,第三套收3%,第四套收4%。”
潘石屹于1963年出生于甘肅天水,1984年畢業于中國石油管道學院,之后任職于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革研究室。不久之后便辭職下海創業,開始了企業家之旅,并在1995年與妻子創立了SOHO中國。
張欣和潘石屹還表示,類似Uber這樣的共享經濟模式應該被運用于房地產中。
中國過去20年,蓋的房子應該是夠大家用的。現在要提高整個的使用率。這個和汽車是一個道理。Uber就是想到了一個加大汽車使用率的辦法。房子也一樣。要是有一個辦法讓大家來共享,這是一個好辦法。
而對于未來的房價,潘石屹則表示,這誰都說不清。
面對大量資金流入房地產行業,導致房地產過剩的問題,張欣解釋稱,各個行業都非常過剩,而過去20年買房的人都賺了錢。因此人們覺得與其投資工廠,不如投資房地產。
她說:
中國的經濟經常需要寬松的貨幣來加大投資。所以造成市場的矛盾。政府覺得經濟增長不好,他就放松貨幣。最終這些錢應該被投到各個行業中去。可是中國的情況是,各個行業都非常的過剩。那房地產行業也是如此。但是這20年來,買了房子的人都賺了錢。
所以雖然過剩,但人們依然覺得買個房子比投到工廠中好。因此人們還是慣性的買房子。國家也出臺了很多的政策來降低人們買房的熱情。但是人們覺得沒有其他地方保值,因此資金又流入了房地產。
對于未來中國城市的發展,潘石屹表示,依然最看好一線城市。
他說:“中國發展潛力最大的還是一線城市。所以我們死守北京上海,并且只選擇繁華地段。這驗證了房地產界永遠不變的秘訣。地段,地段還是地段。”
他補充稱:“首先,你要選擇城市,發展潛力大的城市。其次,在城市內部也不要選偏遠地段。而是選擇CBD。租售比、效率都會高。”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