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招商蛇口發布的三季度業績報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7.3億元,同比增長44.0%;歸母凈利潤56.1億元,同比增長193.7%;對應基本每股收益為0.71元。財報亮眼的數據一定程度上驗證了招商蛇口新主張的成功和新品牌的價值。
1979年,蛇口工業區的開山破土炸響了“中國改革開放第一炮”,這方2.14平方公里的“特區中的特區”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標志性地域。
三十多年后,招商蛇口吸收合并招商地產,重組為招商蛇口,在新起點上以“城市升級引領者”的新定位再度起航。
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品牌建設案例“金象獎”總決賽現場,招商蛇口品牌代表介紹,招商蛇口吸納了原招商地產以“家在情在”為核心內容的品牌資產。同時,對外順應行業變遷的新格局,對內響應新的企業戰略規劃和業務愿景,進行了品牌體系重塑。在他看來,招商蛇口的品牌核心內涵可以歸納為八個字:招商血脈、蛇口基因。
業務版圖調整:從單一到綜合發展
招商蛇口和招商地產成功實施了國內首例A、B股同時轉換為A股的案例,雙方自2015年4月啟動吸收合并工作,于2015年11月27日取得證監會批文,最終于2015年12月30日上市。此番重組,在上市配套募資同時,招商蛇口也解決了B股遺留問題,并實現了央企員工持股、換股的吸收合并。
與資本市場的開創性相比,這場史無前例的資產重組更大的意義在于,代表了國企改革方向。在國企改革背景下,招商蛇口重組是一個典型的借助資本市場配置資源、實現國企資產保值增值的案例,也是中國房地產企業轉型的新樣本。
001979成為招商蛇口重組后的股票代碼,1979也無疑是一個具有象征意味的代碼——這一年,中國正式開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南方小漁村深圳迎來了招商局等一批創業者,同年7月20日招商局蛇口工業區成立,時任工業區總指揮的袁庚提出了“面向海外”、“沖破束縛”、“跨國經營”、“走出門去做買賣”、“適應國際市場”等在當時看來觸目驚心的設想,開始了這片土地的探索之路。
袁庚曾說,作為改革開放試驗田,蛇口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是蛇口人與蛇口企業的共同基因。作為中國改革開放“試管”,一定程度上說,蛇口已從地理位置升華成為一個精神地標。股票代碼001979想要傳遞的,或許正是招商蛇口對開拓進取的“蛇口基因”的延續。
從1979年起,蛇口的產業發展經歷了由臨港加工業逐漸轉型至高科技及創意產業的過程。與此同時,蛇口的城市發展也與其產業轉型相適應。在自貿區產業全面轉型的背景下,蛇口也需要不斷升級以滿足國際化多元發展需要。
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商業模式和市場格局都在不斷被重構。企業的成功取決于是否擁有引領變革的決心,以及是否對行業發展、自身資源稟賦、利益相關方的需求有清晰認識,進而制定適合自己的戰略目標及發展路徑。
轉型發展是企業生存的必由之路。招商局集團辦公廳主任李亞東說:“對‘招商蛇口’這一品牌的選擇,是去年以來招商局集團在千億地產業務整合過程中最受考驗的決斷。”
一、二線城市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導者和承接者,正迎來城市功能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迭代。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和壯大,聚合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資源和創新要素的自貿區、產業園區以及產業新城成為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
對于站在新起點的招商蛇口而言,“中國領先的城市及園區綜合開發和運營服務商”成為其轉型方向和目標,以此實現從單一的地產開發到多元復合業務、從分散到整合、從單一開發業務到提供一體化的開發運營綜合服務,并跟隨母公司招商局集團的腳步,將蛇口城市運營模式復制到一帶一路沿線城市。
按照公司最新規劃,在加快管理融合的同時,合并重組后的招商蛇口將以“區域聚焦、城市深耕、轉型發展”等策略融合開展社區、園區以及郵輪三大業務。
其中,“社區開發和運營”板塊將重點聚焦精品住宅開發與社區運營、體驗式綜合體開發運營,著重培養健康地產、醫療地產和旅游地產,并適時進行海外拓展。
“園區開發與運營”板塊將深耕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并在全國進行主題特色產業園區開發和運營。作為前海蛇口自貿區的最大企業建設主體,招商蛇口肩負著重要的建設和運營戰略重任,并將成為深港合作示范區、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橋頭堡、樞紐港和始發站。
“郵輪產業建設與運營”板塊將以郵輪母港為核心,發展郵輪口岸免稅、配套商業地產開發、碼頭物業運營、島際旅游資源開發等配套業務,全產業鏈介入郵輪產業,通過“船、港、城、游、購、娛”,合力打造,聯動發展,高起點探索全新、高綜合回報率、一體化的商業模式。
“蛇口被納入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務院首批‘雙創’企業示范基地、中國郵輪旅游發展試驗區,這些重大戰略性項目的成功實踐,已經并將越來越證明”招商蛇口“是具有戰略眼光和歷史意義的正確選擇,能夠實現品牌價值的最大化。”招商局集團辦公廳主任李亞東指出。
城市生長的力量:前港、中區、后城
7月15日,招商蛇口發布全新品牌體系,全新品牌主張“城市生長的力量”也正式亮相——以“城市升級引領者”為定位,以“用對待生命成長的方式升級城市”為使命,堅持“自然持續、多元豐盛、創新賦能、尊重謙和、以人為本”的品牌理念,打造“城市生長的力量”。
作為城市升級的引領者,招商蛇口希望傳達出“居住升級、產業升級以及生活方式升級”的全新理念。
在這樣的理念指引下,招商蛇口在原有業務上探索產業的協同和聚集,摸索出了“前港、中區、后城”的產業模式。其中,“前港、中區、后城”模式分別對應的正是其三大業務板塊:郵輪產業建設與運營、園區開發與運營及社區開發與運營。
具體到三大業務板塊來看,“前港”實質上是指港口經濟。這一部分將著力于高端郵輪運營。重視這一業務板塊的背景是,目前北美國家、澳洲的郵輪滲透率比例大概為3.5%,歐洲國家接近2.5%,而東南亞包括中國,這個數據卻低于1%。隨著整個亞洲地區的郵輪經濟規模不斷擴大,中國將有望成為未來發展最快的區域。依托蛇口太子灣郵輪母港能夠停靠22萬噸級世界最大郵輪的優勢,“中國最大郵輪母港運營商”版圖浮現。
“中區”則對應園區開發和運營。招商蛇口的園區開發基于產業運營,作為連接“前港”、“后城”的紐帶,也是這一模式的核心。以蛇口網谷為代表的產業園區,實現了片區創新驅動要素引入和集聚,成為國務院首批“雙創”示范基地,發展方式完成由資源粗放型向質量效率型轉變。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貿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也已揭牌,探索和推進自貿區建設。
“后城”則對應社區開發與運營。按照招商蛇口的模式,銷售型和經營性地產業務均有序推進,商會、到家匯等線上線下智慧服務平臺,形成更加完善的社區生活服務體系,滿足城市生活的多元需求。
招商蛇口總經理許永軍表示:“‘前港、中區、后城’就是以港口先行、產業園區跟進、配套城市新區開發,從而實現成片區域的整體發展。這一模式實現了港、產、城聯動,將政府、企業和各類資源協同起來,其內涵是通過產業流動和升級盤活城市。”
在三大業務的發展重心方面,招商蛇口董事長孫承銘表示,郵輪、園區開發、社區開發三者均衡發展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是還需要一定時間,目前傳統房地產開發業務占比仍較高。根據招商蛇口對未來三到五年的規劃,公司將把地產收入從70%左右降低到60%,園區比重從目前的20%左右提升到30%-40%,郵輪產業收入從3%-5%提升到10%。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由港區帶動園區再推動城市發展的模式,在契合港口、園區和城市良性互動發展的同時,也是招商蛇口為招商局集團在“一帶一路”節點城市踐行國家戰略的重要探索。
據悉,招商局已在全球五大洲18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運營30多個港口,這些港口布局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高度契合。招商蛇口將積極推動“前港、中區、后城”的深圳蛇口成熟商業模式,實現航、港、產、城聯動,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支持。
創新不僅是對三大主營業務板塊的融合與提升,更是戰略實施的重要促進。招商蛇口在其2016年半年報中指出,基于自身特點,從不斷滿足客戶全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教育、醫療及健康管理、養老服務等大額支付剛需出發,正不斷加強在教育、養老健康、社區服務等創新產業領域的探索。目前,各項創新業務正在全面落地。例如,與G30國際教育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國際學校落地到前海片區,美倫健康中心的高端體檢服務已趨成熟,廣州金山谷養老公寓及高端護理院已完成封頂。
根據招商蛇口發布的三季度業績報告,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67.3億元,同比增長44.0%;歸母凈利潤56.1億元,同比增長193.7%;對應基本每股收益為0.71元。財報亮眼的數據一定程度上驗證了招商蛇口新主張的成功和新品牌的價值。
招商蛇口品牌代表在現場的專家提問環節還指出,招商系覆蓋了全產業鏈鏈條,招商蛇口的定位在未來,將能與招商系企業形成很好的內部產業聯動和品牌規模化效應。
(原標題:招商血脈蛇口基因:打造“城市生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