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盈嘉互聯(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行發布會,正式發布自主研發的“盈嘉BOS”,這是國內企業率先自主研發的泛建筑操作系統。
不僅如此,盈嘉互聯旗下產品“盈嘉協同云”、“盈嘉數字建筑服務”、“盈嘉運維云”也在當日同步上線。通過其自主研發的BOS系統及三大產品,盈嘉互聯讓建筑徹底數字化,打破了行業間的天然壁壘,互聯網、交通、金融、家裝、物業等各行業都能與建筑相互融合,最終形成涵蓋建筑全生命周期及泛建筑各個行業的完整生態系統。
國內率先自主研發的
泛建筑操作系統
“類似于智能手機的IOS和Android系統,‘盈嘉BOS’是一款應用于泛建筑領域的操作系統。” 盈嘉互聯(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建元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不過和這兩款手機系統不同,‘盈嘉BOS’完全由盈嘉互聯自主研發,是國內率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建筑行業操作系統。”
據他介紹,“盈嘉BOS”通過云服務搭建安全、可靠的信息資源管理、計算和數據處理平臺,為建筑行業中的規劃、設計、施工、生產、協同、運維等業務應用提供數據支撐。“在物聯網的時代,大數據讓一切皆有可能。”
在用戶體驗方面,“盈嘉BOS”注重便捷、可視化的操作體驗和使用性能。記者了解到,“盈嘉BOS”利用可視化界面呈現晦澀雜亂的工程類文件、圖紙、模型,使每個非專業人士更直觀地讀懂建筑。
記者了解到,泛建筑業串聯了建筑行業上下游的所有相關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年產值超過30萬億。但建筑業卻一直都是孤立存在的,由于極強的專業性、落后的發展模式、傳統的產業構成等一系列原因,建筑與其他行業存在著天然壁壘,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盈嘉BOS正是針對這一行業“痛點”,將建筑變為數字,通過數字融合,打破天然壁壘,讓建筑與各行業深度融合。通過安全系統的信息資源管理,盈嘉BOS為建筑中的規劃、設計、施工、生產、協同、運維等業務應用提供數據支撐;通過三維可視的云端圖形顯示,盈嘉BOS可以將晦澀雜亂的工程類文件、圖紙、模型可視化呈現,使每個非專業人士更直觀地讀懂建筑。
更為重要的是,盈嘉BOS提供了開放共享的API接口,為二次開發商提供Web API服務,與行業內各個應用快速整合,進而串聯泛建筑行業上下游,構建行業生態圈。
彭建元表示,在“互聯網+”時代,沒有一個單獨的個體可以勝任所有工作,未來一定是廣泛合作、共享共贏的。“構建一個涵蓋上下游行業的生態圈,讓每一位從業者都能享有建筑發展帶來的利好,正是盈嘉人一直以來堅定不移的信念和目標。”
三大產品讓建筑徹底地數字化
不僅如此,“盈嘉BOS”利用云平臺開放結構化數據服務,與行業內各方應用快速整合,幫助泛建筑行業應用供應商通過基于大數據、云計算技術提高應用、服務與用戶體驗。除了“盈嘉BOS”,當日的發布會上,盈嘉互聯同時推出旗下三大產品:“盈嘉協同云”、“盈嘉數字建筑服務”、“盈嘉運維云”。
其中,盈嘉協同云,為工程項目各參與方提供高效的協同工作環境。是一款能夠為內容管理、內容發布、設計審閱和資產生命周期管理提供集成解決方案的系統,可以精確有效地管理各種工程文件,并通過良好的安全訪問機制,使項目各參與方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上協同工作。
盈嘉數字建筑服務,則是一款針對民用建筑的信息化管理和數字化交付平臺。令大型工程的復雜性顯而易見,將多方人員、信息、功能、系統、知識和資源集成在同一平臺,讓用戶便捷地將信息納入到模型、工程圖、規范、照片、視頻、點云或模擬等載體中,各個項目相關方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共享實時信息,更加智能地開展工作,實現出色的工程項目交付,并為全生命周期運營帶來強大的助力。
盈嘉運維云,是基于BIM技術為企業提供數字化運維服務平臺。面向大中型建筑,提供全階段的科學運維服務,徹底改變傳統的高成本運維模式。將建筑結構、管線、設備等所有數據集中到盈嘉運維云平臺上,為建筑使用者提供易于操作的全方位服務,掌握建筑運營細節,預測分析未來趨勢,保障建筑安全,讓用戶享受高科技帶來的愉悅感和優越感。
資料顯示,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縮寫,中文譯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將建筑的設計、施工、監控、營銷、運維等各個階段整合在一個技術平臺上,為全方位、系統化的技術集成提供了堅實基礎,為項目的開發建造和運營管理提供了大量數據,這些信息可真正地實現科學化開發、智慧化服務。此項技術進步,顛覆了房地產和建筑行業依賴平面圖進行設計建造的傳統格局,是一項跨時代革命性的重大變革。
彭建元表示,盈嘉互聯是國內率先提供BIM云SaaS服務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堅持通過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提高生態點的核心競爭力。凝集產業生態鏈,構建行業生態圈,打造產業互聯網,以科技的力量引領泛建筑行業轉型升級。
據他介紹,盈嘉基于BIM技術搭建的協同云平臺,讓建筑項目從前期規劃到后期運維都在同一平臺上進行。建筑過程中產生的所有數據,都能自動化、低成本、高效率收集起來,形成基礎數據庫。
在數據庫的基礎上,盈嘉BIM云平臺對數據進行區分、歸類及整合。通過數字化、參數化、結構化整合的數據,為行業帶來價值。依托BIM數字信息模型將其完整、永久保存,可隨時調取和應用,實現數據復用。通過數據的不斷積累,逐漸形成行業大數據,推進建筑行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建筑業信息化水平。
盈嘉互聯通過三大產品,通過其自主研發的BOS系統,讓建筑徹底地數字化。互聯網、交通、金融、家裝、物業等各行業都能與建筑相互融合,最終形成涵蓋建筑全生命周期及泛建筑各個行業的完整生態系統。
“專注BIM+,助力建筑業第二次革命。” 彭建元介紹說,盈嘉通過對BIM數據層面的挖掘,打通泛建筑領域上下游之間的數據壁壘,整合建筑全生命周期數據信息,讓數據在應用中不斷積累,在積累中發揮價值。為行業大數據貢獻力量,全面提高建筑業信息化水平。
探索智慧城市建設管理新模式
據介紹,盈嘉互聯不僅推動建筑業發展,還正在探索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管理新型模式。從智慧城市的設計施工一體化、信息化、協同化,到支撐智慧城市PPP建設模式,以及城市地下管網、海綿城市建設,盈嘉為智慧城市的建設者、管理者、參與者提供全流程的數據服務和協同平臺服務,打造中國新型智慧城市樣板。
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司長楊榕此前指出:“2015年中國城鎮化率已達到56%,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也帶來交通擁堵、垃圾圍城、能源浪費等問題,必須通過科技創新,提高城市發展質量和管理水平。”這意味著,在高速發展的中國,綠色建筑對于城市更新意義重大,必須通過提升科學管理、加強科技技術水平來實現這一目標,這自然也成為開發企業當下的核心命題。
彭建元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智慧城市是繼“數字城市”和“智能城市”后城市的高級形態,是信息化、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深度融合,聚焦于城市管理與服務,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城市運行的“智慧”狀態。
他介紹說,智慧城市是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盈嘉融合BIM與GIS技術,讓城市從地理道路到建筑內部、從地下管廊到城市空間徹底“數字化”,搭建低成本、一站式、全方位的城市基礎數據平臺,整合城市物質、信息及智力資源,打破“信息孤島”,徹底實現多方數據信息共享。
具體而言,盈嘉互聯通過將BIM與GIS技術深度集成,提升BIM應用價值,實現GIS應用領域的拓展與延伸,讓智慧城市由城市道路到建筑內,由地下管網到城市空間徹底地“數字化”,為智慧城市構建城市基礎數據庫,作為城市各類智慧信息接入和承載的信息中心。
不僅于此,城市基礎數據庫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高效、靈活地交換數據,在市民服務、區域資產設施管理、城市能耗模擬、應急救援指揮、反恐安全等領域發揮更好的作用。此外,盈嘉建立的數據資源共享平臺與共享機制,讓智慧城市具有核心數據,實現多方數據信息共享,破解制約智慧城市發展的“信息孤島”問題。
此外,盈嘉互聯還在探索構建“泛建筑”產業互聯網生態系統。公司以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結合互聯網,打造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平臺。搭建的協同云平臺,讓項目各參與共享資源信息,打破企業邊界和區域邊界的限制,形成伙伴經濟,實現合作共贏,共同構建泛建筑行業生態圈;助力建筑各環節的互聯網化,創新傳統建筑業的管理運作模式,推動泛建筑行業轉型升級,打造產業互聯網。
事實上,通過積累建筑行業大數據,盈嘉互聯正在推進產業信息化進程。彭建元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建筑行業是數據體量最大的行業,但由于維度的復雜性,大數據挖掘存在天然的行業壁壘”。
“盈嘉互聯打造的‘互聯網+泛建筑行業’新模式,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戰略,為實現建筑行業資源配置和整合提供有效手段,為整個行業注入新的能量”。一位企業人士在談到盈嘉互聯產品應用體會時如此表示。
(原標題:盈嘉互聯“泛建筑”操作系統打破行業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