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第三屆“獅山論壇”在佛高區科技創新小鎮群啟動儀式后正式舉辦,今年論壇主題為“新型城鎮化視野下的中國特色小鎮路徑”。
在新形勢下,如何從產業集群邁向科技創新小鎮群,以佛高區為標桿探尋中國特色小鎮建設如何實現產城人融合發展,如何引領國家高新區轉型發展,如何推動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等專家、企業家就此掀起一場創新思維的頭腦風暴。
“產城人”融合的佛高區新探索
過去,珠三角傳統專業鎮雖然創造了無數輝煌,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傳統專業鎮的形成依賴于傳統制造業生產線的粗放集聚,在城鎮人居品質、產業研發創新環境方面往往不盡如人意。
與此前的專業鎮不同,佛山高新區的科技創新小鎮群,源于近兩年來才開始崛起的特色小鎮模式,并有所創新,這一模式與傳統專業鎮有著巨大差異,在“產城人”融合探索中進行了新探索。
目前該小鎮群由智造小鎮、I.T。小鎮、生命健康小鎮、星光小鎮、制造業創新小鎮組成,將以先進制造業為產業方向,以高等教育、科技創新、產業孵化為建設抓手。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成果推廣處處長徐軼評價說,5個小鎮都有著很明顯的發展定位、產業集群特色以及建設模式,思路非常清晰,佛山高新區這種對制造業的堅守和創新讓人佩服。
在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看來,國內小城鎮的勞動力、土地、環境等低成本的發展優勢正在消失,這在廣東表現得尤為突出。在此背景下,他認為佛高區確定的五個小鎮各自產業發展的方向具有前瞻性,前景非常看好。
把人才變成小鎮群持續發展的動力
作為“產城人”的重要一環,人才的重要性對于佛高區科創小鎮群則不言而喻。
“在未來,一個小鎮的生命力是因為他有靈魂、有激情、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而提供這種能力的就是人才。”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劉積仁表示,佛山更要注重考慮該如何利用大學資源、人才資源,使其變成未來成長的動力。
劉積仁表示,一個有未來的小鎮,首先需要有文化上的寬容,要讓未來的人群舒適生活的環境,這就包括教育等軟環境的打造;要允許創業失敗,不會嘲笑創業的人;要有源源不斷的動力,這就包括資本等資源。
人才被視為科創小鎮群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上,作為科創小鎮內IT小鎮的主體,東軟集團也有自己獨特的做法。劉積仁介紹,廣東東軟學院辦學特色呈現三大特點:一是以市場需求來定制教學內容,使學生實現更好的就業,找到更好的、更喜歡的崗位;二是支持學生在學習期間參與創業的過程;三是強調國際化,與國際的交往將成為東軟未來辦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如前面提到的,除了打造創業空間外,我們還將成立創業基金,給年輕創業者以資本支持,這個創業基金,它目前的規模還不大,在1億元人民幣左右。”劉積仁說。
(原標題:佛高區科創小鎮群:打造特色小鎮的廣東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