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重返“2時代”
中國國家統計局11月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1%。在去年同期對比基數偏低的影響下,CPI同比漲幅時隔5個月重回“2時代”。受煤炭、金屬、石油等相關的五大行業回暖帶動,PPI連續第10個月同比上漲,10月份 PPI同比上漲1.2%。不過,多數機構表示這并不意味著明年PPI及CPI會維持快速增長的態勢。伴隨著煤價的持續上漲,國家已多管齊下控制煤價。11月9日,發改委再“放大招”,召集煤炭局、鐵路總公司等部門開會,研究做好鐵路新增運力等工作。
民生銀行研究院首席分析師溫彬認為,工業領域產能過剩嚴重,因此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漲幅仍會比較明顯,這難以推動CPI快速上升。
11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0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10月CPI同比上漲2.1%,PPI同比上漲1.2%,CPI和PPI表現均好于預期,其中CPI重回“2時代”,PPI漲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大宗商品市場又見“煤飛色舞”,其中煤炭、黑色金屬(鋼鐵)、有色、石油開采和加工,是帶動PPI上升的主力,占貢獻率100%以上。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明年PPI及CPI會維持快速增長的態勢。近期多家投行和研究機構判斷,明年PPI漲幅難以超過2%,CPI或超過2%,但不會突破3%的調控線。明年物價目標3%也可能不會變。
民生銀行研究院首席分析師溫彬認為,因為工業領域產能過剩嚴重,因此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漲幅仍會比較明顯,這難以推動CPI較快上升。
“明年通脹目標很大程度上還是定在3%左右為好,這主要基于全球的經濟環境和通脹情況考慮。”溫彬說。
五大行業抬升PPI漲幅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PPI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這是55個月以來的新高。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判斷,導致如此的原因,煤炭、有色、鋼鐵等產品價格上漲貢獻因素大。
這主要是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石油加工業以及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的貢獻,這五大行業價格分別同比上漲了15.4%、13.1%、3.7%、3.6%和2%,五大行業影響PPI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
從環比看,10月份PPI上漲0.7%,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價格,分別環比上漲9.8%、1.5%、0.8%,分別影響PPI環比上漲約0.2、0.1、0.1個百分點,貢獻率也超過了50%。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邢雷認為,PPI最近兩個月開始上升,說明工業經濟出現了好轉苗頭,在一段時間內還會上漲。
今年PPI上升快,與煤炭鋼鐵去產能有關,而房地產增長帶動了鋼鐵、水泥等增長,經濟確實出現了一定的企穩跡象。其中焦炭前兩年停產多,近期難以恢復,價格上漲快。
但是整體而言,目前經濟增長還很不穩定,“因為仍是靠傳統動力房地產來拉動難以持續,下一步要大力發展新興經濟,依靠第三產業帶動經濟增長。” 邢雷說。
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24.6億噸,同比減少2.9億噸,下降10.5%。同期全國粗鋼產量為6.038億噸,同比增長0.4%。前9個月全國煤炭和鋼鐵分別完成了去2.5億噸、4500萬噸產能的80%。
今年前三季度工業用電量是302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其中重工業用電漲幅只有1.5%并未出現用電需求快速增加的情況。
交行預計今年年末PPI同比漲幅可能在2%左右。國家行政學院決策咨詢部研究員王小廣認為,目前PPI轉正仍不夠牢固。“稍微放松的話,PPI增速會下來,大幅度上漲不太可能。因為整個需求沒有根本的好轉。明年PPI能夠實現2%-3%的同比漲幅,就很好了。” 王小廣說。
機構預測:明年CPI增速難破3%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CPI上漲2.1%,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對比基數相對偏低。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7%,漲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7%,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非食品中,課外教育、醫療服務價格同比分別上漲4.8%、4.6%,漲幅比上月分別擴大0.4、0.7個百分點。
不少機構判斷,明年CPI難以實現快速增長,突破3%的可能性很小,這都是因為目前工業品領域產能過剩仍嚴重,在消費領域也是過剩。近期中金公司也預計,2017全年,CPI漲幅可能在1.7%左右,PPI漲幅可能為1.9%。
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也在小幅地往上走,預計CPI同比漲幅明年會高一些,但不會很高。明年CPI同比漲幅應該會低于3%的總目標。
PPI上漲并不必然導致CPI上漲,CPI更加側重于居民消費品價格。“現在部分商品,包括豬肉、大蒜、煤炭等價格暴漲暴跌,還是供求關系出了問題,物價調整還要更多依靠市場力量,讓價格的信號能夠引導供需雙方達到某種程度的平衡,這是根本的因素。” 莊健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還有不到1個月時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舉行,討論2017年的經濟工作安排,其中涉及到GDP(地區生產總值)和CPI目標。
今年CPI調控目標是3%,實際今年1-10月全國CPI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0%。而1-10月PPI同比下降2.5%。
民生銀行研究院首席分析師溫彬認為, 明年要看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美元匯率等的變化,如果大宗商品價格上升有限,那么傳導效應也有限。
所以CPI回到2%可能主要是由食品、醫療、教育等行業推動的,主要是食品中蔬菜價格的上漲,季節性因素發揮作用。在未來兩個月,CPI總體上升的動能不大。
(原標題:基數及季節性因素致CPI重返“2時代” “煤飛色舞”助PPI上行)
猜你喜歡
微軟Bing市場份額不增反降,
“賦能金融,共筑安全”知虎
今熱點:春播糧食近尾聲 主
安然納米發光體|馬占榮: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