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熱門-英荷斗法,華茶遭殃……茶葉產業(yè)鏈全面崩潰后,中國茶如何絕地反擊?
來源:鳳凰WEEKLY 發(fā)布時間:2022-07-06 05:57:34

文·霍安治

茶是中國最重要的外銷商品,明清時恒占出口總值約半數(shù),極盛時達到70%。然而,華茶出口于20世紀初突然崩落。到了1930年代,外銷只占出口總值3%,洋茶甚至反過方向入侵內地。

一般商品出口,只是賺點外匯,華茶的出口卻賺來全國所需的貨幣“流動性”。中國本地白銀產量極少,千百年來使用銅錢交易,大宗貨款只能把銅錢串成沉重的吊錢。到了明穆宗弛海禁,海路商道開通,歐洲商人為了買中國的絲綢與陶瓷,不惜以大帆船滿載白銀,橫越太平洋來做生意。歐洲人源源運來白銀,數(shù)量之多,竟為中國創(chuàng)造了新式貨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只是絲綢與瓷器的貿易額有其上限,明季經常出現(xiàn)因為白銀不足、通貨緊縮引發(fā)的經濟危機。到了清康熙三年(166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將華茶引入歐洲市場,引起消費旋風。中國茶迅速成為歐美人民日常必需品,取代了絲綢與瓷器,成為中國第一外銷出口商品。茶葉帶來數(shù)量龐大的白銀,自此國內流動性充足,成為康雍乾盛世罕為人知的重要支柱。

到了18世紀工業(yè)革命,歐美各國消費力增加,華茶銷售屢創(chuàng)新高。英國成為華茶最大的消費市場,年出口量常達30余萬擔。1842年五口通商,銷量繼續(xù)飆增。1880年代,華茶達到外銷黃金期,年出口額超過200萬擔。

西班牙雙柱洋、荷蘭馬劍洋、英國站人洋、法屬安南坐人洋、墨西哥鷹洋、法國雙鷹圓銀餅……為了便利到中國買貨,歐美各國以銀元形式向中國輸出大量白銀。即使不常用銀幣的國家,也要特鑄“貿易銀元”,向中國買茶葉。眼巴巴鑄銀元送來中國買茶,也不是件容易事。美國鑄造“遠東貿易銀元”,俗稱”蓬頭”,數(shù)量太少,于1877年銀價波動之中虧損不堪,只能停用,繼續(xù)吃虧向英國商人買轉口的華茶。

只有中國的水土才能種出好茶,但歐洲列強不甘白銀無限外流。華茶的最大市場英國,于1880年代起大力推動印度與錫蘭種茶,20年有成,到20世紀初,英國人已改喝阿薩姆與立頓紅茶。日本、荷蘭與法國爭相跟進,華茶迅速邊緣化。在華茶外銷最高峰的1886年,出口量221萬7295擔,到了1933年只剩69萬3757擔,僅有高峰時之1/3。1934年,美國白銀政策將全球大蕭條轉嫁到中國,華茶出口量只剩30余萬擔,即將全毀。

在這危機時刻,中央政府成立祁門茶葉改良場,欲以一場之力,作為華茶的復興基地,居然產生奇效。

華茶外銷的全面崩潰

歐洲列強以殖民地茶取代華茶,經歷了百余年的長期實驗。歐洲人投入了難以計數(shù)的巨大資本,失敗無數(shù)次,卻也摸索出一套由生產、制茶到銷售的有效方式。這從而發(fā)揮托拉斯的不均衡力量,重擊華茶,奪占了歐美市場。

英國東印度公司打響了華茶在歐洲的銷路,也握有壟斷性的華茶貿易專利權,專營長達半世紀。中國茶業(yè)賺到足以使國內金融順暢流通的流動性,東印度公司也累積起富可敵國的財富,引起英國政府警惕,于1833年取銷華茶貿易專利權。東印度公司不甘失敗,決定自行生產茶葉,奪取華茶市場。

茶是中國的特產。中國人種茶3000年,種植經驗難以直接復制。被英國趕出中國貿易市場的荷蘭商人,首先在種茶上栽跟頭。1728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中國采購大量茶籽到爪哇栽種,慘遭失敗。100年后,荷屬東印度政府再起爐灶,于1825年在爪哇種茶樹,由德國博物學家西博德(Von Sicbold)主持。西博德是荷蘭長期派駐日本的間諜,他使用低劣的日本茶種,勞而少功,這一拖又是40年。

英國東印度公司吸取荷蘭的失敗經驗,選用中國茶種,自1834年起于印度發(fā)動大規(guī)模種茶,由印度總督卡文迪許-本廷克(Cavendish-Bentinck)親自主持。他成立茶業(yè)委員會(Tea Committee),全面調查印度具有種茶潛力地區(qū),決定于潮濕溫暖的阿薩姆邦投入巨資,建立種植基地。他而后大手筆收購中國的茶樹與茶種,重金招募中國制茶工人,從無到有一舉復制整個茶葉產業(yè)鏈。他更看準中國茶葉鏈的嚴重缺陷,精準出拳。

中國的茶葉產業(yè)鏈的嚴重缺陷,在于資金不足,由茶農、茶廠到茶商,環(huán)環(huán)都是財務吃緊的小戶。產區(qū)茶農守著十數(shù)畝山地茶園,小戶經營,資金微小,無力創(chuàng)造改良。自家土法晾曬烘炒,制成毛茶,制程千百年不變,出售給茶廠加工,更常遭到公開欺詐。

司馬秤1斤16兩,茶廠收購的大秤1斤常超過30兩,茶農實際得賣2斤茶,才能賺得1斤錢。只是茶農必須忍耐,因為農家常得向茶廠借貸融通,才能應付采茶制茶的成本。制茶的茶廠與中介售茶的茶行同樣是小本經營,財務壓力大。加工而成的精制茶,出售給商埠茶商,也得被茶商扣秤扣款剝一層皮。

最難堪的是,中國的出口茶商普遍未曾出國實地調查市場,不愿自行發(fā)展出口業(yè)務,只知將茶運到各大商埠賣給洋行,對歐美市場狀況茫無所知。行情價格由洋行說了算,實際售貨更有無數(shù)陋規(guī)。“吃磅”按例60磅只按57.5磅付錢,“貼息”慣例貨款1000兩現(xiàn)扣5兩,再加上“樓磅”、“打包”、“修箱”等大量雜費,還得付回扣。

產業(yè)鏈的層層剝削,使華茶的生產難以擴張,加工難以機械化,銷售更受控于人。英國東印度公司是華茶專家,深知各個環(huán)節(jié)缺陷,更能全面掌握歐美市場商情變動。英國一旦自有茶園,就能精確穩(wěn)狠打垮華茶。

東印度公司在阿薩姆全新打造的托拉斯式茶產業(yè)鏈,環(huán)環(huán)針對中國茶業(yè)的缺陷,進行無情猛攻。英國人更能因應歐美市場波動,即時調整供銷。茶業(yè)專家吳覺農與胡浩川感慨分析道:“印度植茶之動機,既與我國大異。故其茶業(yè)組織亦興我國大不相同。印度茶業(yè)的細胞單位為茶園,大都為公司性質。自栽培制造以至整批販售,皆一手包辦。無中間商人額外剝削等事。主權統(tǒng)一,指揮自易。主持者有科學常識,了解世界茶業(yè)大勢。故一方面能接受新的知識,不絕的改良與研究,一方面又能節(jié)制產量,謀供求的適應。”

阿薩姆紅茶于1838年首次向歐洲輸出,市場投放精準,大受歡迎。1874年,東印度公司解散,各路英國商人涌入印度搶辦茶園。為了加強競爭力,印度各茶園于1881年成立印度茶業(yè)聯(lián)合會(Indian Tea Association),斥資開辦多處茶葉試驗場,全面研究茶產業(yè)的提升之道。由茶葉的品種、品質、收獲量、抵抗力、剪枝、施肥到病蟲害防治,均進行大規(guī)模系統(tǒng)化研究。

托拉斯以科研推動產業(yè)進步的同時,還要籌集巨資攻占市場。1903年,印度各大茶園呈請印度總督組成茶稅委員會(The Tea Cess Committee),對自己開征沉重茶稅,用于打廣告開辟市場,尤其是英國商人尚未控制的美國市場。

精明的廣告商制作印度地圖形狀的標語,在美國大街小巷到處張貼。廣告商于美國報章大登廣告,利用播音展覽熱鬧促銷,更利用精明的軟性廣告,到各個婦女烹飪學校開課教育煮印度紅茶的方法,直攻核心消費群。

印度茶銷售猛爆增長。1901年,印度茶銷量已經超過華茶。華茶的英國市場幾乎全部丟失,美國市場搖搖欲墜,新的競爭者也一窩蜂冒出頭來。

錫蘭原本是種植咖啡的殖民地。1869年,全島咖啡鬧災,咖啡園仿造印度經驗去改種茶樹,政府投入重金推動科研,開征重稅推廣貿易。目標市場,指向英國本土以外的南非、加拿大與美國。錫蘭占地利之便,由哥倫布港出海,經蘇伊士運河至倫敦,海運費用遠比華茶低廉。

荷屬東印度也再次活動起來。1870年,爪哇茶園放棄低劣的日本茶種,改種阿薩姆茶,不但模仿印度與錫蘭經驗,重金投資科研與宣傳,更加強機械制茶,迅速開辟一方市場。

日本三島窮山惡水,種不出好茶,卻也厚顏加入戰(zhàn)局。1884年,日本政府模仿印度經驗,設立“茶業(yè)組合”,與茶相關的商號全體強制加入,征收重捐用于宣傳,以美國為目標市場。

只是日本紅茶成本偏高、質量太差,無法競爭,只有綠茶還能依靠茶色鮮綠爭市場。1897年,美國政府頒布《粗惡茶輸入禁止條例》,對普遍染色的中國綠茶進行禁運。只是中國茶商缺乏國際資訊,對禁令一頭霧水,不知改善應變。日本茶業(yè)卻在第一時間抓住機會,投入重金在美國大肆宣傳,批評中國綠茶染色,宣揚日本綠茶不染色。就這樣,日本一口鯨吞了美國的綠茶市場。

華茶的最后市場,在法屬北非。法國政府也注意到法屬安南的種茶潛力,由各國家銀行籌集1億5000萬法郎的巨資,聘請爪哇茶葉試驗場場長擔任顧問,在安南開辦機械制茶場,要奪回北非市場。

低價紅茶的競爭

1935年,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對華茶外銷進行全面評估,盱衡全球市場,只覺滿目蕭然。“安南的紅茶輸出漸漸增加,日本的綠茶又多方占奪蘇俄及北非洲等處的華茶市場。印度、錫蘭、爪哇、蘇門答臘等地的紅茶,已在英國及歐澳等處排擠我國紅茶到不堪比較的地步,近又在美洲各處,開始向綠茶作總攻擊。”報告里哀嘆,“華茶在這四面楚歌中,前途沒落,恐怕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歐美市場消費力大跌,卻讓急墜直下的華茶得到喘息之機。因為歐美老百姓買不起好茶,改喝低檔廉價的紅茶,不講茶味,只以數(shù)量滿、重量重為目標,俗稱“泛濫茶” (Filler or make weight)。

茶葉經發(fā)酵加工稱紅茶,未經發(fā)酵稱綠茶。發(fā)酵使茶性溫和,降低刺激性,卻變化了茶味。若變化出獨特風味,茶價更上檔次,但大多數(shù)紅茶變化后茶味減淡,直接品茗不如綠茶,因此低廉出售,作為食物。海運歐美,加糖加牛奶,成為下午茶;陸運草原沙漠高原等缺乏蔬果地區(qū),制成磚茶,配酥油作為替代蔬果的食品。

在中國,低價的紅茶主要來自兩湖,是出售大西北的主力。兩湖茶以湖南安化的黑茶為大宗,黑茶是后發(fā)酵茶,一般不直接飲用,而是踩碎后制成茶磚。

在光緒年間,安化黑茶每年運銷西北2000引,相當于12萬余擔。茶船入洞庭、進漢水,于龍駒寨上岸換駱駝,到陜西涇陽壓成茶磚,運到蘭州向各方轉銷。來自兩湖的運茶駝隊不但供應大西北,更出口俄國,年銷量達10萬普特(2萬7700擔)。一戰(zhàn)前后,俄國的磚茶需求量大增,每年出口俄國的數(shù)量多至60萬擔,少亦10余萬擔,一度占出口總額的60%以上。

因此,華茶雖然失去了歐美市場,出口數(shù)據(jù)卻未見顯著下跌。到了大蕭條期間,兩湖廉價紅茶也受到歐美市場歡迎。然而,種不出好茶的日本人,盯上了這片“泛濫茶”市場。

日本缺乏適合種茶的高山,茶園高度多在200米以下,茶味太差,發(fā)酵為紅茶更是難喝,原本是全無市場的。日本只能一心發(fā)展綠茶,模仿各種中國品牌好茶,打出不染色招牌。日本先由珍眉、針眉、珠茶等國際品牌下手,奪取歐美市場。

“九·一八”后,日本又假造龍井、大方、毛峰等內銷品牌,于東三省銷售,強迫東北同胞喝假茶。只是假品牌缺底氣,日本急切開發(fā)新市場,見到泛濫茶商機就馬上全力出擊,把他們難喝的紅茶推上外銷市場。

泛濫茶不重茶味,只重廉價。而不重茶味的消費者,總是以外觀決定是否購買,中國紅茶卻是貌不驚人的茶磚。日本抓住消費者心態(tài),以機器制茶,力求外觀整齊,包裝精美。而且不直接上架面對消費者,而是鎖定英美的茶商為銷售對象。

出售泛濫茶的茶商,只要求分量多、重量足,因此普遍將廉價茶摻入高價茶,達到以次充好的蒙混目標。日本茶商的主要目標,就是讓歐美茶商以品質優(yōu)良卻價格高昂的阿薩姆、立頓與爪哇紅茶為底,混入日本的低劣紅茶。只要不混出怪味,雙方都能蒙騙賺錢。日本茶葉整齊美觀,混入好茶葉里可以輕松蒙騙消費者。雙方黑心商人一拍即合,日本紅茶果然成功打進歐美市場。

“日本因品種之關系及摘采時期之過短,中等以上之紅茶,尚難出產。過去一二年來,英美各國需購較低等級之紅茶,以事調劑。我國兩湖低級紅茶,因之近來略有銷路。日本即利用此項時間,制出低等紅茶,以應市面上需要。”全國經濟委員會調查報告,揭露了日本低劣紅茶在消費者不知不覺之間無端躥紅主因。

“雖品質欠佳,因屬于改良機制及形整價廉,以之攙入印、錫及爪哇之紅茶中,頗為適宜,乃為英美茶商歡迎,而得大量之推銷。最近其國立茶業(yè)試驗場,且新購印度之大機械以事試驗,蓋希望能制造更優(yōu)秀之紅茶以利推銷也。”

華茶的復興基地

“當時我國茶業(yè)尚乏整個計劃。茶區(qū)散在各地,茶園零星。農民植茶,采摘后用手工焙制,上海茶莊到地收購,亦有透過錢莊放款預約收購,類如放青苗錢,重利剝削。”

1934年,全國經濟委員會成立農業(yè)處,負責整理全國農業(yè)。處長趙連芳將華茶列為搶救第一順位。他指出,華茶節(jié)節(jié)落敗的根本原因,在于產業(yè)鏈各環(huán)都是小本經營,力量零散。英荷法日卻是托拉斯經營,資本巨大,力量集中。要拯救華茶,必須一口氣改造整個生產、制造、銷售產業(yè)鏈。

只是當時國家財力有限,無力與托拉斯正面對戰(zhàn)。趙連芳巧妙出手,以多快好省的捷徑,建立了華茶的復興基地。

沿閶江流域出產的祁門紅茶馳名全球,當華茶兵敗如山倒之時,“祁紅”一枝獨秀,每年保持4萬到5萬擔出口量。這是因為祁紅具有無與倫比的特殊味香,是高檔茶葉的經典風味。因此,刻意抵制華茶的英國茶商仍需購買祁紅,混入阿薩姆紅茶與立頓紅茶之中,才能使印度與錫蘭茶產生高雅風味。

趙連芳決心由祁門出發(fā),將祁紅產區(qū)改造成模范茶區(qū),而后推動茶業(yè)產、制、銷一元化,一舉將祁門經驗拓展到全國茶區(qū),反攻全球市場。1934年7月,全國經濟委員會、實業(yè)部與安徽省政府協(xié)力成立祁門茶葉改良場,以專家胡浩川與吳覺農聯(lián)手經營,建設華茶的復興基地。

祁門改良場對茶樹育種、栽培、農場管理與制茶各環(huán)節(jié),展開細膩研究。結果是種植新式茶園562畝,并成立機械制茶的初制工廠與精制工廠,將生產與制茶工藝一舉提升到英荷競爭對手層級。

19世紀描繪中國制茶過程的版畫,英國維爾康姆圖書館館藏。

而后,祁門改良場由金融著手,解除小戶經營的財務壓力。當時,銀行界普遍不樂意放農業(yè)貸款,趙連芳爭得觀念新穎的上海商業(yè)銀行老板陳光甫合作,開辦農村茶葉產銷合作社,以上海銀行界資金挹注茶農與茶廠。合作社營運兩年,停虧轉盈,成為賺錢生意。交通銀行與中國農民銀行雙雙參加,為華茶改良扎穩(wěn)資金的馬步。

生產改用科學方法,制茶改為機械化,資金流順暢壓力小,茶農茶廠干勁大增。苦干兩載,祁門茶場的“改良機制紅茶”突破洋商抵制,在上海出口市場銷售火熱,售價一飛沖天,突破傳統(tǒng)紅茶的價格頂盤。

祁門改良場為生產與制茶建立了成功典范。胡浩川與吳覺農信心大增,聯(lián)手撰成巨作《中國茶業(yè)復興計劃》,熱切提出拯救華茶主張。

“各國的茶業(yè)所以能夠發(fā)達興盛,實因組織完善,有通盤計劃。農、工、商三部一氣呵成,休戚相關,各盡其能。故栽培合理則產量增加,科學制造則成本減輕,市價平穩(wěn)乃有固定的主顧與銷路,再加以不絕的宣傳推廣,乃得逐漸的擴充。”

與此相比,中國的茶產業(yè)鏈是一盤散沙,不堪一擊。《中國茶業(yè)復興計劃》作對比:“反觀我國,則粗制濫造,摻假作偽,輾轉經手,剝削重量,品質既劣,成本又高,初則居奇高抬價格,待到銀根緊急,便都競爭著去貶價出賣。外而失一部份固定的主顧與銷路,內則使茶農茶商不能確定成本,以致盈少虧多。漸漸都弄到破產,在知識及能力上毫無改良進步的決心,怎能與組織完善的國外茶業(yè)界去競爭?好像似烏合之眾,遇到了有組織的軍隊,自然要一敗涂地了。”

兩位專家大力提倡,成立類似印度茶業(yè)聯(lián)合會與日本茶業(yè)組合的茶業(yè)領導機關,管理整個產制銷產業(yè)鏈,更要統(tǒng)一外銷,與英荷法日托拉斯競爭。如此主張,將一舉砸毀所有外銷茶棧茶商與洋行的飯碗,引起業(yè)界巨大反彈。

印度、錫蘭與荷屬東印度的茶業(yè)從零做起,易于成立托拉斯。日本茶質太差,單打獨斗無法爭到外銷訂單,才自愿服從茶業(yè)組合號令。而中國茶業(yè)源遠流長,產業(yè)組織錯綜復雜,各路茶商自有本領,當然不樂見官辦托拉斯。

直到抗戰(zhàn)前夕,外銷托拉斯計劃才得以實現(xiàn)。1937年5月,實業(yè)部成立官商合辦的中國茶葉公司,官股由浙皖贛閩湘鄂六個主要產茶省份的建設廳認購,商股則廣邀上海茶商加入。

中國統(tǒng)一號令,準備與列強的托拉斯組合正面決戰(zhàn)。只是兩個月之后,抗戰(zhàn)爆發(fā),出口戰(zhàn)大計煙消云散。

華茶支援抗戰(zhàn)

抗戰(zhàn)軍興,華茶出口停擺,“中國茶業(yè)復興計劃”擱淺。然而,中國茶已經枯木逢春,重現(xiàn)生機,更有力地支援了抗戰(zhàn)。

祁門改良場的驚人成功,打動了各地茶農。各大產茶區(qū)接受了機械制茶等新理念,紛紛辦起茶葉改良場,迭創(chuàng)佳績。

在安化,湖南省茶事試驗場場長馮紹裘親自設計“紹裘式揉茶機”與A型烘干機,推廣使用,大幅提升產量與質量,安化黑茶售價也越喊越高。實業(yè)部進而投資成立紅茶機械精制廠,機械化制茶已成潮流。

在浙江的主要茶產區(qū)平水鎮(zhèn),當局設立平水茶葉指導所,大力推廣機械制茶,狠抓出口質量,大獲成功。建設委員會經濟調查所現(xiàn)場考查,大感振奮:“夫國際市場之華茶主角,本系祁門之紅茶與平水之珠茶,今兩者均有具體之計劃以改良推進,則前途希望,當有一線曙光。亡羊補牢,或足以挽狂瀾于既倒也。”

華茶最重要的工作,還是救國。抗日急需軍火,當局與蘇俄簽訂易貨貿易協(xié)定,以中國商貨換取蘇俄軍火,有力支撐對日作戰(zhàn)。在對俄易貨的商貨中,華茶占重要部分。當局對國內茶葉進行統(tǒng)購統(tǒng)銷,不但維持了茶業(yè)生計,更延續(xù)戰(zhàn)前政策,繼續(xù)改良華茶。

戰(zhàn)時統(tǒng)購統(tǒng)銷最初由貿易委員會負責,1939年底改由中國茶葉公司接辦。收購茶葉,發(fā)放茶貸,更訂定三等三級五分評價制度,不但有力提升易貨物資品質,更為戰(zhàn)后出口打下品質基礎。

抗戰(zhàn)時期,日寇盡情摧毀淪陷區(qū)茶業(yè)。但由祁門紅茶場播下的新式產制銷模式,已經徹底改變茶產業(yè),更激起茶商甩開洋行自行開發(fā)出口市場的雄心。抗戰(zhàn)勝利后,各路茶商趕到沿海商埠大膽創(chuàng)業(yè)。原本茶業(yè)全毀的上海,一口氣冒出108家出口茶商。

此時的茶商,已經有自行經營國際市場的決心。他們越過洋行,深入歐美市場,自行開發(fā)出口業(yè)務。在1947年,他們成功反攻嚴格抵制華茶的英國市場。出口華茶的34%輸出英屬印度進行重制,17%輸出英屬埃及轉銷北非,15%輸出英國本土。

標簽: 英國東印度公司 東印度公司 全國經濟委員會 英國商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歡

熱門-英荷斗法,華茶遭殃……茶葉產業(yè)鏈全面崩潰

文·霍安治茶是中國最重要的外銷商品,明清時恒占出口總值約半數(shù),極盛時達到70%。然而,華茶出口于...更多

2022-07-06 05:57:34

熱門-金輝控股:前6月合約銷售金額243.7億元

7月5日,金輝控股披露2022年6月的未經審核營運數(shù)據(jù)。2022年6月,金輝控股合約銷售金額約為人民幣62...更多

2022-07-06 05:39:08

天天新消息丨融信兩筆境內債展期議案獲通過,債券

7月4日,融信(福建)投資集團發(fā)布公告稱,“19融信01”、“19融信02”債券持有人會議結束,多項議...更多

2022-07-05 09:16:39

微頭條丨糧油調味品近三年消費趨勢:年增52% 健

京東消費及產業(yè)發(fā)展研究院、京東超市于本周聯(lián)合發(fā)布《糧油調味品消費趨勢報告》,分析了糧油調味品...更多

2022-07-05 05:56:39

環(huán)球觀點:金地集團:前6月實現(xiàn)簽約銷售金額1006.

7月4日,金地集團發(fā)布6月銷售簡報。2022年6月公司實現(xiàn)簽約面積123 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1 13%;實...更多

2022-07-05 05:36:50

天天報道:華夏幸福:已簽約實現(xiàn)債務重組的金額累

7月4日晚間,華夏幸福基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發(fā)布關于債務逾期等事項的公告。根據(jù)公告,截至2022年6月30日...更多

2022-07-05 05:50:34

天天熱點!萬達電影:曾茂軍辭任董事長、總裁,陳

7月4日晚間,萬達電影公告稱,曾茂軍先生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總裁及董事會專業(yè)委員會相關職...更多

2022-07-05 05:45:19

當前熱門:中南建設:前6月合約銷售金額330.1億元

7月4日,中南建設發(fā)布6月銷售簡報。6月實現(xiàn)合同銷售金額68 3億元,銷售面積57萬平方米。1-6月累計...更多

2022-07-05 05:55:21

世界資訊:融創(chuàng)中國:已委任財務顧問協(xié)助評估集團

7月4日早間,融創(chuàng)中國發(fā)布復牌指引公告。公告稱,融創(chuàng)中國正積極制定有利于所有利益相關方的債務解...更多

2022-07-04 08:24:55

每日動態(tài)!碧桂園:前6月權益合約銷售金額1841億元

碧桂園7月3日發(fā)布公告顯示,6月實現(xiàn)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約345 2億元,環(huán)比增長20 21%,已連續(xù)兩個月...更多

2022-07-04 05:5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