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不合格被通報,百麗還遭消費者投訴眾多
《港灣商業觀察》施子夫
上市的捷報還未傳來,百麗品牌(百麗鞋業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麗或百麗集團)就因質檢不合格問題而再次斬獲大眾目光。
(資料圖片)
01
質檢不合格遭通報,質量問題投訴眾多
5月12日,山東市監局官網消息,在近期發布的2022年鞋類產品質量省級監督抽查結果中,百麗品牌被檢出“甲醛”項目不合格。通過復檢后,產品依然存在“不合格”情況。
作為鞋履類的頭部品牌,產品質量存在一定缺陷無疑受到外界關注。在《港灣商業觀察》2022年3月29日發布的《百麗的野心與現實:營銷費用大燒超200億,質量投訴源源不斷》一文中曾提及,百麗在2017年-2019年曾遭受的11起行政處罰情況。
另據公開信息顯示,在2020年10月,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曾發布鞋類產品質量通告中,百麗及旗下品牌百思圖、天美意等都曾因質量問題被通報。百麗存在的質量問題或許已不是新鮮事。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截止6月14日,搜索關鍵詞“百麗”,共計有投訴量1341條,其中已完成954條,消費者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產品質量、未履行活動承諾、售后服務、價格差異等。
一位消費者6月12日投訴稱,2023年6月5號,在韶關市中環天地商場思加圖專柜購買這款鞋子,沒有尺碼快遞郵寄過來,10號當天參加婚禮在酒店都是有地墊走路,出了酒店發現走路有聲音鞋跟消失一個,因為婚禮忙著送賓客沒空理會,12號下班送過來門店處理退換,店員無法解決。檢查第二個鞋子的鞋跟輕輕的也能取出,這款鞋子做工存在問題,要求退貨。
百麗質量方面的投訴反饋,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尤其之多。
02
一眾鞋企業績寒冬,百麗如何穿越周期?
根據官網介紹,百麗集團的前身麗華鞋業成立于1981年。經過四十余年的發展,目前,百麗集團已成長為擁有21個品牌布局的大型時尚鞋服企業,旗下品類覆蓋女鞋、男鞋和童鞋以及服裝、包袋和配飾等,國內擁有直營門店數量超9000家。
除了受年輕女性消費者所熟知的鞋類品牌“BELLE”外,百麗集團的鞋類業務還包括BASTO、SENDA、15mins,中端時尚類包括TATA,高端時尚類包括STACCATO、73Hours、Joy & Peace、Millie"s,功能休閑類包括SKAP、hush puppies、Bata、Clarks以及其他品牌等。
根據百麗此前遞表港交所的招股書來看,公司時尚鞋履業務收入占報告期各期總收入的八成及以上,另有不足兩成收入來自服裝業務。鞋履板塊依然是百麗集團的營收大頭。
同時,百麗集團也強調,以2020年的零售額計,百麗以11.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
但需要注意的是,百麗所在的消費類尤其是鞋履類領域,更新換代頻繁。比起傳統知名,新電商品牌的崛起也為百麗帶來了不小的競爭壓力。
從今年618大促品牌預售數據排名來看,在女鞋領域的品牌銷售榜單中,TOP3排名分別為Crocs、Belle百麗、Stuart Weitzman。其中,排名第一的Crocs品牌較去年上升兩個名次,百麗品牌的名次和去年保持不變。
早前,百麗集團方面曾披露,截至2022財年前九個月,公司實現營收176.27億元,同期實現凈利潤22.97%,凈利率約保持在13%左右,毛利率約為66.1%。
而除百麗品牌外,公開信息顯示,包括達芙妮國際等多家以女鞋為主營業務的上市鞋企中,在過去的2022年,業績都出現了一定的下滑趨勢。
年報顯示,達芙妮國際(00210.HK)實現營收2.00億港元(約1.77億元人民幣),同比上漲88.96%,但凈利潤錄得4311萬港元(約0.3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18.24%。
女鞋企業天創時尚(603608.SH)2022年度營收12.73億元,同比下降30.36%;實現歸母凈利潤-1.79億元,同比下滑176.77%,較上年同期虧損擴大1.1億元。
哈森股份(603958.SH)2022年實現營收7.66億元,同比下滑22.64%,實現歸母凈利潤1.56億元,同比下滑677.20%。
據不完全統計,在九家上市鞋企中,僅一家實現了營收和凈利的增長,其余八家的業績都遭受一定程度的滑坡。
對于百麗而言,行業的“寒冬”如何挺進?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公司又將如何穩中求勝?公司是否會對上市繼續保有渴望?以上都是留給百麗亟待解決的問題。(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