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轉型一年答卷:營收凈利潤暴跌,關店數百家被同行反超?
《港灣商業觀察》王心怡
對于休閑零食企業巨頭三只松鼠而言,2022年或許是頗有意義的一年。2022年4月,三只松鼠發布公告宣布全面轉型,“自建投廠”字眼的出現,霎時間迎來了一片看好之聲,各界對三只松鼠的成本把控,質量保障倍加關注。
(相關資料圖)
時隔一年,三只松鼠交出財報,營收規模卻被同行反超,三只松鼠的轉型在未來何時能見成效?
01
營收利潤雙下滑
2022年4月,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只松鼠”,300783.SZ)發布公告宣布全面轉型,明確未來十年“聚焦堅果產業,打造多品牌模式,逐步向健康化、數字化、全球化邁進”的戰略新方向。
一年后,2023年4月26日,三只松鼠發布了2022年年度報告。據三只松鼠介紹:“公司目前已建設堅果分裝工廠,設備自動化率高。同時,公司正在積極布局制造示范工廠,首批建設的每日堅果工廠、夏威夷果工廠已實現運營投產。公司依托整體規模和正在構建的制造優勢,具備從銷售到生產向原料滲透的全產業鏈整合能力。”
2023年5月3日,安信證券發布研報稱:“2022年三只松鼠自主建設每日堅果、夏威夷果、碧根果、開心果四大核心堅果品類產線,并與戰略供應商建立聯盟工廠,延伸布局上游,后續伴隨產能自給率提升,有望釋放利潤空間。”
但從業績來看,一年的轉型時間,顯然還未給三只松鼠帶來明顯收益成效。2022年三只松鼠實現營收72.93億元,同比下滑了25.35%;實現歸母凈利潤1.29億元,同比下滑68.61%;實現扣非凈利潤0.41億元,同比下滑87.33%。
值得關注的是,營收規模連續多年未超過三只松鼠的良品鋪子,在2022年逐步實現反超,最終全年實現營收94.4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3.36億元,實現扣非凈利潤2.09億元。
艾媒咨詢CEO張毅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轉型效果的出現,并不會有一個規范的大致時間。向上游發展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成本及食品安全問題,所以轉型決策還是有利的。不過目前來看三只松鼠的轉型還未取得如期效果,與此同時三只松鼠的各大競品,也隨著經濟復蘇,業績有所見長。休閑零食行業的消費需求,從線下調研結果來看,市場仍存,所以2022和2023年三只松鼠的壓力都不會小。”
資本市場表現方面,三只松鼠同樣表現欠佳。從2022年至今(5月15日),一年半不到,三只松鼠股價跌幅超過四成。
三只松鼠起源于電商,2022年來自線上銷售的收入為47.88億元,占比總營業收入的65.66%。其中,來自天貓系營收為19.80億元,同比下滑32.99%;京東系營收為17.23億元,同比下滑28.45%。
具體來看線上2C渠道(即通過網絡平臺向個人消費者進行零售行為的銷售模式)上, 2022年度三只松鼠在該渠道上的營收、訂單數量及運營毛利率均有所下滑。銷售額從43.21億元下降到31.05億元;訂單數量由6154萬個下降到3938萬個;運營毛利率由34.60%下滑到33.45%,訂單均價70.21元上升到78.84元。
三只松鼠對此表示:“2022年度,公司調整線上運營舉措,逐步取消“滿 300-200”等滿減促銷活動,致力于向消費者提供更加高質價優的硬折扣產品,對毛利率產生一定影響。”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了導致三只松鼠目前盈利能力大幅減弱的一項原因,他表示:“最近兩年線上渠道的流量紅利逐漸減弱,流量成本上升,依靠線上渠道的三只松鼠,整體財務結構必然會受到影響。”
此外,朱丹蓬表示:“目前三只松鼠的核心競爭力正在下降。休閑零食更新速度快,迭代性強,產品的創新問題和品類的推陳出新很重要,即便產生爆款也能很快被復制,使得三只松鼠的護城河很‘窄’。”
2023年一季度,三只松鼠營收依舊呈現同比下滑,利潤方面有所回升。一季度實現營收19億元,同比下滑38.48%,上年同期為30.89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92億元,同比上升18.73%,上年同期為1.61億元。
三只松鼠對一季度營收下滑解釋為:“主要系銷售規模影響。”而一季度作為消費旺季,具備春節特殊時期,在疫情影響開始縮小后,營收規模依舊受到了影響。《港灣商業觀察》就相關經營問題聯系了三只松鼠,暫未收到公司回復。
02
區別于競爭對手的大幅閉店
除了線上板塊的訂單量大幅縮減,線下板塊的開閉店差距或許也可被認定為影響業績的一大原因。年報中提及,公司主動優化現有門店,推動公司更輕負擔向線下門店新業態(自有品牌零食專業店)全面進軍。
三只松鼠的線下渠道可主要分為直營模式的投食店,聯盟模式的聯盟小店和分銷業務。
2022年度,三只松鼠投食店新開1家,閉店118家,截至期末累計23家,實現營業收入 4.57億元,占總營收6.27%。
聯盟店新開44家,閉店431家,截至期末累計538家,實現營業收入4.87億元,占總營收6.68%。
換言之,2022年度,三只松鼠直營門店由原先的140家縮減至了23家,聯盟店由原先的925家縮減至了538家。而再將時間線拉長來看可發現,三只松鼠線下門店的大幅閉店狀態不僅存于2022年。
2021年,投食店新開12家,閉店43家;聯盟店新開341家,閉店288家。
與三只松鼠的大幅閉店呈現相反的,是同行競爭對手良品鋪子。2022年,良品鋪子新開661家店,其中直營門店166家,加盟門店495家。2022年良品鋪子線下門店累計數量為3226家,三只松鼠僅有561家。
今年五一期間,良品鋪子在近期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五一等節假日是公司的銷售旺季,公司會提前排布營銷推廣策略、組織安排采購配送、庫存備貨等。在線下渠道上,五一假日期間公司有近50家門店新開業。”
兩家巨頭在線下呈現出了近乎相反的情況,朱丹蓬直言了三只松鼠的“難處”及“不得不作為”,他表示:“三只松鼠雖然看到了自己過度依賴線上的硬傷,但是線下需要補太多的課,與良品鋪子這種本身就擁有強大線下門店資源的競爭對手相比,‘補課’也相當困難。三只松鼠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模式,本身就意味著利潤空間沒有那么高,三只松鼠在不斷擴張線下門店的前提下,就意味著利潤會進一步變薄。”
“但從線上走到線下是新消費時代品牌必須重視的問題,因為線下是直接讓消費者體驗和認識品牌的窗口,是最開始也是更具黏性的部分。”
對于2023年的經營計劃,三只松鼠表示:“公司將堅定“高端性價比”戰略,持續推進示范工廠建設,并借助堅果品類縱深經驗,創新模式進入全品類核心供應鏈,以提供質高價優的豐富產品,通過“穩線上、精分銷、拓門店”來實現公司整體業績回歸增長!”
從宣布轉型到建成投產,三只松鼠將何時迎來業績回升的轉折點,《港灣商業觀察》將持續關注。(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