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60后,一代地產人的謝幕
“這個團隊是我看著它一點一點長大起來的。”
在這個秋天里,縱然內心有很多不舍,龍湖集團創始人吳亞軍還是選擇卸下董事長的權柄,一同退出核心崗位的還有她16年的老隊友,在最新的任命中,邵明曉也從執行董事調任至非執行董事,但仍繼續擔任副董事長。
【資料圖】
在創業第29年的尾巴,兩位“60后”老搭檔攜手隱入時代的幕布。無獨有偶,2021年,“60后”宋廣菊,在出任近20年保利發展總經理以及10年董事長后,也將自己的保利生涯定格在28年,把續寫輝煌的重擔交給了后繼者。
曾經叱咤的“60后”,終于還是到了暮年。2020年,郁亮身著素黑T恤,胸前印著“筋廠制造”,背后拓著“沒有撤退可言”,在聚光燈之下,這位北大高材生向年輕人訴說著自己紋身的小秘密。
在使命感面前,“60后”企業家是不拘小節的,然而,時代終歸是年輕人的時代,與其討好,不如所幸把船舵徹底交給“80后”的年輕人。
這是吳亞軍的選擇,也是屬于“60后”們的另一種決絕。
星光熠熠的群體
即便放在歷史的舞臺上,60后亦是一個人才濟濟、星光熠熠的群體。
沒有因倒騰家電發跡,也不曾靠鵪鶉賺到第一桶金,他們的經歷或許不敵前輩的傳奇,但90年代初期蓬勃的市場經濟,讓他們的才能得以充分發揮,可以用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方式,大潮里的放手一搏。
他們中誕生了第一代與第二代互聯網大佬,也涌現一些創業投資教父級的人物,在這個行業被重新定義的年代里,也誕生很多地產界的如今或曾經的大佬,吳亞軍與宋廣菊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1993年,吳亞軍正式涉足房地產,她和龍湖的故事從這一年開始;同一年,宋廣菊轉業加入保利地產,屬于創始元老之一。時代紅利的豐功偉績,成就、放大了她們的個人魅力,讓她們掌舵的企業充滿了個人色彩的烙印。
比如在曾問道“保利全國化戰略發展這么快,人是怎么解決的?”宋廣菊會說:“我們就是部隊作風,今天談話,明天打著背包就出發了。”
比如,工科生吳亞軍對系統和紀律價值的強大信念,讓龍湖保持著如央企一般的融資成本,讓龍湖成為最成功的房地產企業之一。而她的作品也極具感召力與個人色彩,第一個項目龍湖南苑花園,基于吳亞軍的完美主義,一上市成為當時重慶樓市的標桿。
在“英雄主義”時代里,每一個弄潮兒都有著自己的傳說。
據說,在龍湖成立之初,萬科高層林少洲曾去參觀龍湖樣板房,當時,林少洲進門脫下的皮鞋原本朝屋內,但出來時,發現已有人將自己的鞋擺放成向外。
據說,一向苛刻的綠城創始人宋衛平,對她贊不絕口:“全中國做品質比綠城做得好的地產公司,最多只有一家半。半家是星河灣,另一家則是龍湖,吳阿姨有男人氣魄,又有女人的細膩,我不吝嗇把所有溢美之詞送給她。”
被遺忘的年齡
“韌性”一直是外界給予上一代企業家的標簽,“60后”也不例外。
在過去,吳亞軍在創業初期,租教室做辦公的故事已廣為流傳,一半用來辦公,一半用來做員工宿舍,為省錢吃方便面果腹等,是那一代“白手起家”者的真實寫照;而經理人宋廣菊也有著相似的故事,每天早上7點半必須在辦公室開始批閱文件,連續多年沒休過年假,也很少休過一個完整的周末。
人們說60后最講情懷,故事讓她們的形象愈發高大,也容易讓外界忽略她們的年齡。10日28日深夜,龍湖集團在聯交所發布董事會變更公告,公告中,創始人吳亞軍因年齡及身體的原因,辭任龍湖集團執行董事、董事長,讓很多人難以置信,或感到些許落寞。
但客觀情況即是如此,按照女性55歲退休的年齡,吳亞軍已經算是“超齡服役”三年了。
在10月30日的投資者會上,吳亞軍稱:“過去幾年,我一直有糖尿病,還有甲狀腺減退,另外前段時間也做了一個眼睛手術,下面可能還有一個眼睛手術在等著我。”
“更關鍵的問題是,過去幾年我的心臟一直心律過快,變成了出現了心悸,上次去檢查的時候醫生也沒有查出來病因,器質上還沒有出問題,擔心是神經性的,還要去查。”
2015年,曾經在生命邊緣走了一個來回的李開復,決定不把拼命工作當成人生目標,那一年他僅54歲。而如今吳亞軍已經58歲有余,同時她的身份不只有企業家,也有女性與母親。
吳亞軍坦陳,未來將用更多時間陪伴孩子,以及調養身體。
當陪她去看病的閨密,對她說:你不能再干了,你得停下來了,要不然你就看不到你的孩子事業有成了。吳亞軍“當時因為這句話破防了,想了想也是時機了。”
在期待中謝幕
事實上,“60后”也曾作為“繼往開來”的年輕人。
10年前,方洪波接下了何享健的衣缽,將美的集團打造成為一家國際知名的世界500強企業;5年前,郁亮開始正式掌舵萬科,以更多元的業務,將這艘巨艦重新武裝,乘風破浪。
而如今,隨著年化的逝去,“60后”也開始到了交接棒的時刻。
“所有人都覺得突然,但對我而言不是,公司的高管也覺得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在吳亞軍看來,因為龍湖早就是深度機構化了,干部隊伍是一層一層培養到今天,都已擔當了重要的崗位,對公司的忠誠度、貫徹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貫徹穩健和審慎的一貫原則,都不需要吳亞軍擔心。
對于接班人的人選,吳亞軍最終選擇“80后”的經理人陳序平,而非自己的子女親屬,據她介紹,緣由正是受到何享健與方洪波的影響。
在2019年9月,吳亞軍曾帶隊去美的集團交流。何享健給予了方洪波極大的信任,不僅自己從不干預公司事務,也不讓何氏家族的人插手。這種關系令吳亞軍艷羨,“看到他們倆的狀態,我覺得那一種非常非常美的狀態。那種美,打動了我。”
過去3年,吳亞軍一直在尋找那個接棒的人,也期待一場在地產行業里,富有傳奇色彩的形式退隱。
至于時機,吳亞軍認為龍湖可以靠本事、靠手藝在這里頭分一杯羹,成為其中的領軍者。而行業雖然有波動,但仍然是超過十萬億元的市場。
無疑,一位企業家對企業的影響是深遠的。在2021年宋廣菊卸任后,保利卻依然帶著宋廣菊的印記與期待,并在今年重新走回了行業前三的位置;而對于龍湖亦是如此,在創始人在文化的影響外,吳亞軍依然是龍湖最大的股東,她仍然與后繼者坐在一條板凳上。
“我沒有把跟序平和團隊交接當成是一個不好的理解、一個負面的理解,我覺得這種理解是非常淺表的理解,說明對這個公司沒有真正的關注和理解過。”
吳亞軍提到,相信陳序平作為董事長能帶領大家,帶領董事會的成員去走一個更好的發展之路,也相信他能給龍湖帶來一片新的天地。
“對于龍湖,不是一個創始人的離開,不是一個損失,不是一個糟糕的事情,而是一段光明又美好的開始。”
回歸家庭,充滿溫馨、不忘期待,或許即是一代企業家最好的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