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凱生科近八成營收依賴外銷:“重銷售輕研發”現象明顯
《港灣商業觀察》 施子夫
(相關資料圖)
根據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委員會消息,9月15日召開的2022年第65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將對金凱(遼寧)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凱生科)的創業板IPO進行審核。
01
毛利率高于同行的合理性
一款新藥的誕生要經歷藥物發現、臨床前研究、臨床Ⅰ期、臨床Ⅱ期、臨床Ⅲ期試驗等漫長、復雜的過程。而在CDMO(定制研發生產,指一種新型研發生產外包)模式下,制藥企業主導研發出對某一疾病起治療作用的化合物,而外包服務企業則負責進行化合物的工藝開發和生產。
官網顯示,金凱生科創建于1994年,是一家面向全球生命科技領域客戶的小分子CDMO服務商,為全球原研藥廠的新藥研發項目提供小分子藥物中間體以及少量原料藥的定制研發生產服務。
經營期間,金凱生科主要為世界大型跨國醫藥及生物制藥集團、創新藥公司、化工集團提供CDMO服務,核心產品應用于腫瘤、心腦血管、糖尿病、肌萎縮側索硬化(漸凍癥)、阿爾茨海默癥、艾滋病、新型冠狀病毒等多個疾病治療領域。
金凱生科的產品應用領域包括醫藥、農藥和特殊化學品。公司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產品,可應用于心腦血管、腫瘤、神經系統、抗病毒等多個疾病領域,按照產品結構可分為含氟類產品和非含氟類產品。
從2019年至2021年,金凱生科實現營收分別為4.15億、4.64億和5.49億;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5816.10萬、5893.63萬和8454.83萬。
報告期內,公司95%左右的收入都來自CDMO業務,另有少量收入來自貿易服務。近三年,金凱生科CDMO業務實現收入分別為3.91億、4.40億和5.24億。
在CDMO業務收入構成中,含氟類產品占比在六成左右。報告期內,含氟類產品實現收入分別為2.58億、2.77億和3.54億,占CDMO業務收入比重占比分別為66.01%、62.98%和67.53%。
非含氟類產品實現收入分別為1.33億、1.63億和1.70億,占CDMO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33.99%、37.02%和32.47%。
此外,在CDMO業務收入下,金凱生科的產品按照應用領域又可分為醫藥領域、農藥領域和特殊化學品領域。
報告期內,金凱生科在醫藥領域收入占CDMO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40.16%、47.72%和54%;農藥領域收入占CDMO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47.02%、44.95%和38.56%;特殊化學品領域收入占CDMO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12.82%、7.33%和7.44%。
根據金凱生科披露的信息顯示,報告期內,公司CDMO業務的整體毛利率分別為39.92%、40.73%與 40.18%。
同一時期,金凱生科醫藥領域的產品毛利率分別為46%、45.44%和49.91%,略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均值42.86%、43.61%和41.62%。
對此,在首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意見中,深交所要求金凱生科說明醫藥領域毛利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原因,以及毛利率合理性等問題。
金凱生科回復表示,“公司在醫藥領域毛利率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之間的差異主要來源于境外收入占比、客戶構成、業務構成等方面的差異。公司的醫藥領域CDMO業務仍處于快速發展期,產能不足的背景下,公司優先選擇盈利預期較好的訂單。公司醫藥領域中間體產品種類較多,醫藥領域中間體產品內部收入結構的波動中和了單個醫藥領域中間體產品毛利率的波動,具備合理原因。”
某券商分析師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CDMO行業從藍海被擠成紅海,毛利率自然就下滑了。”
02
與同行相比的高銷售,低研發
除了毛利率變動引起深交所關注外,報告期內,金凱生科還存在明顯不同于行業的高銷售、低研發的情況。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金凱生科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669.11萬元、2117.22萬元和2462.81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02%、4.56%和4.48%;銷售費用分別為2017.57萬元、1526.65萬元和1703.18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6%、3.29%和3.10%。
換言之,金凱生科研發費用率上2021年有所下滑,銷售費用率近三年呈下滑態勢。
但同一時期,行業內可比公司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6.12%、6.14%和6.06%;銷售費用率均值分別為2.66%、2.09%和1.69%。由此,金凱生科研發費用率低于行業內可比公司平均水平,銷售費用率則高于行業內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對此,金凱生科表示,“公司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高于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海外收入比例較高,為加強海外重點客戶業務機會開發與關系維護,公司在境外設有營銷團隊,境外銷售人員占比較高,平均工資較高所致。”
金凱生科還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與除凱萊英、博騰股份、藥石科技外的同行業公司相比不存在明顯差異;凱萊英、博騰股份、藥石科技的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較高主要系上述公司除從事 CDMO 業務外還發展了CRO業務,該種業務對研發投入通常要求更高。”
前述分析師稱,“CDMO行業高銷售、低研發屬于正常現象,行業本質上并不是企業自主研發,所以研發費用率自然較低。”
03
匯率波動帶來不利風險
此次IPO,金凱生科計劃擬募資8億元,主要用于醫藥中間體項目、年產190噸高端醫藥產品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報告期內,金凱生科的產品主要銷往歐洲、美國、印度、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外銷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0.45%、80.45%與76.43%。
經營期間,金凱生科持續加強市場開發力度,跨國醫藥集團客戶訂單增多導致公司外銷收入增加。因外銷收入占比較高,美元作為金凱生科的主要結算貨幣,公司還存有一定匯率波動風險。
招股書顯示,金凱生科近三年匯兌損益分別為-197.13萬元、733.52萬元和273.70萬元,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84%、10.68%和2.74%。
“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將對公司以外幣結算的銷售收入及匯兌損益產生較大的影響。”公司在風險提示中披露了匯率波動的風險。
由于金凱生科部分產品以美元定價,人民幣貶值或升值時,公司以人民幣體現的報表收入將隨之上升或下降;另一方面,自確認銷售收入至收款結匯期間,因人民幣匯率波動而產生的匯兌損益,將直接影響公司的業績。
因此,若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且金凱生科無法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匯率波動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將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港灣商業觀察》就公司如何化解匯率波動等問題聯系了金凱生科董秘辦的相關人士,截至發稿前暫無回應。(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