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云動二遞表逐夢 “元宇宙”:研發不足,是虛幻還是炒作?
《港灣商業觀察》 施子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元宇宙,即“Metaverse”,根據中文維基百科詞條顯示,釋義為“一個聚焦于社交鏈接的3D虛擬世界的網絡”,亦可稱之為“和現實緊密連接的虛擬世界”。
自2021年在Roblox(VR游戲平臺)、Facebook、微軟等一系列世界巨頭公司的帶動下,元宇宙概念的爆火也帶來了爆發式的投資機會。
7月8日,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北京飛天云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天云動)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保薦人申萬宏源香港。
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飛天云動于中國的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排名第一,占據2021年市場份額的2.6%。
作為最早進入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的公司之一,此次是飛天云動在IPO路程上的二度再戰。作為“元宇宙第一股”,其背后的商業能力是否如市場預期,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01
AR/VR營銷服務,近三年業績穩定
根據艾瑞咨詢的資料顯示,元宇宙是通過AR/VR技術能力,在現實世界基礎上搭建的一個可持續虛擬宇宙。現實世界中的人類以數字化身的形式進入虛擬宇宙中生活,并擁有完整運行的社會和經濟系統。元宇宙的生態系統由底層技術層、情景應用層、設備層及平臺層之間的互動共同構成。AR/VR是達致及賦能元宇宙沉浸式體驗的關鍵應用,是元宇宙開發階段的先決條件及進入門檻。
飛天云動作為國內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的主要供應商,受益于元宇宙開發過程的競爭優勢,主要通過AR/VR內容及服務,和AR/VR技術,在場景應用層和底層技術層作為活躍參與者。
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按照2021年中國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的收入計算,飛天云動排名第一,占當年市場份額的2.6%;同時飛天云動亦在2021年中國的AR/VR服務市場中排名第一,占當年市場份額的13.5%。
飛天云動主要以在國內提供AR/VR內容及服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目前已創建各種與AR/VR相關服務的業務,主要包括AR/VR營銷服務、AR/VR內容、AR/VR SaaS及IP業務。
詳細來看,AR/VR營銷服務主要根據服務結果表現及運營效果向客戶收費。主要向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包括投放AR/VR 互動內容廣告。
AR/VR內容業務主要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內容,為各行各業提供AR/VR內容,包括娛樂、教育、文旅、技術、保健及汽車,為終端用戶帶來虛擬世界的多元化和沉浸式體驗。目前飛天云動已為40名客戶提供了AR/VR內容,并累計超過100個AR/VR內容項目開發經營。
AR/VR SaaS業務主要通過在AR/ VR SaaS平臺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飛天云動的AR/VR SaaS平臺賦能客戶自己生成、發布及利用相關AR/VR的內容。主要向客戶收取訂購SaaS產品或開發定制SaaS解決方案的費用。截至2022年3月31日,飛天云動的AR/VR SaaS付費訂購用戶數量超過2200名。
IP業務主要向客戶授出能夠開發游戲、動漫、電視劇、電影等作品的IP權。
除此之外,飛天云動的其他業務還包括短信服務、推廣服務、技術服務、藝人代言服務以及游戲和游戲相關業務。
受COVID-19的影響導致的經濟復蘇所推動,以及AR/VR越加普及而出現的更高的客戶需求等因素,從2019年至2021年,飛天云動實現業績顯著增長,分別實現收入為2.51億、3.39億以及5.95億;實現凈利潤分別為4187.9萬、6025.2萬、7171.9萬,復合年增長率為30.9%。
至2022年一季度,飛天云動實現收入2.29億,同比增加64.95%;實現凈利潤3820.5萬,同比大幅增加315.9%。
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下,飛天云動于2019年至2021年經調整凈利潤分別為4187.9萬、6160.9萬以及1.05億;于2022年一季度,飛天云動經調整凈利潤為4019.7萬。
細分業務來看,AR/VR營銷服務業務作為飛天云動的主要收入來源,2019年至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1.37億、1.42億和3.76億,占當期營收比重的54.6%、41.9%和63.2%;AR/VR內容業務實現營收0.45億、1.15億及1.61億,占當期營收比重的18.1%、33.9%和27.1%。
同期AR/VR SaaS業務分別實現營收651.4萬、923.8萬以及2058.8萬元;于2022年第一季度該業務實現營收952.2萬元,同比暴增353.2%。
IP業務實現營收3051.9萬、2981.1萬、447.2萬,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2.2%、8.8%和0.8%。
毛利率方面,近三年飛天云動毛利率整體保持穩定,分別為30.0%、30.9%和29.5%。
飛天云動的收入大部分來自向客戶提供AR/VR營銷服務及AR/VR內容。于2019年至2021年度,使用飛天云動AR/VR營銷服務及采購AR/VR內容的客戶數量分別為29名、44名和70名。
截至目前,飛天云動向超過10個行業的客戶提供AR/VR內容及服務,包括娛樂、互聯網、電商、文旅、商業服務、教育、金融、房地產、汽車、直播、科技及保健。
02
研發投入占比過低,遠遠弱于國際同行
作為一家由技術驅動的AR/VR內容和服務公司,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一季度,飛天云動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142.5萬、1504.6萬、2170.3萬和815.2萬元,占同期總收入的約4.6%、4.4%、3.6%及3.6%。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飛天云動擁有一支由59名全職員工組成的研發團隊,約占總員工人數的43.1%。其中包括28名工程師和21名設計師組成。
不難看出,飛天云動的研發費用率整體呈下滑趨勢,并且近三個財年內,飛天云動的研發費用合計約為4800萬。作為國內龍頭的“元宇宙”企業,飛天云動在研發投入方面明顯偏低。
兩次持續遞表,飛天云動被外界稱為香港資本市場“元宇宙第一股”。然而,與國際上的元宇宙第一股Roblox(NYSE:RBLX)相比,飛天云動的研發費用近乎其零頭。
2019年-2021年,Roblox研發費用分別為1.07億、2.01億、5.33億(美元),今年一季度,其研發費用為1.78億美元。
“國際層面,科技界對元宇宙都較為重視,包括微軟、Meta、Roblox等都投入不小,這些巨頭普遍對其研發相當重視,而研發背后是對于技術以及人才的深度關注。元宇宙作為未來可能的新技術新產物新應用,只有具備核心的能力才能在后期取得決定優勢。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國內像飛天云動等主要是概念大于實際,其技術,包括研發投入,人才優勢,要遠遠弱于國外,他們提出的元宇宙本質仍然是互聯網營銷和廣告層面,很難說這代表了國際層面的元宇宙未來。”一位長期關注元宇宙方面的科技界人士告訴《港灣商業觀察》。
對此,《港灣商業觀察》就研發費用率偏低等問題聯系了飛天云動相關人士,未能獲得回應。
03
元宇宙的壁壘難題,體驗感待挖掘
此次IPO,飛天云動擬將募資凈額用于增強研發能力及改變服務和產品;提升銷售及營銷能力;對選定合并、收購和戰略投資,以及開發其飛天元宇宙平臺等。
根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的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規模(按收入計)為217億元,預計將由2022年的357億元增加至2026年的130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8.2%。
按收入計,中國的AR/VR內容市場預計將由2022年的304億元增加至2026年的1062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6.7%。
中國AR/VR服務市場按收入計的市場規模估計將由2022年的53億元增加至2026年的24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5.9%。
目前中國的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相對分散,市場參與者超過5000名。
對于飛天云動的未來發展,互聯網分析師張書樂表示,“目前沒有任何一個上市公司真正意義上打通了元宇宙的壁壘,在技術上,硬件還沒有實現輕量化和呈現效果的真實感,在軟件上只是確立了游戲作為進擊通道,但游戲體驗模式還沒挖掘出來。”
元宇宙是否還能如預期火熱?飛天云動的故事等待揭秘。(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