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本生物季節性營收之困:品質不合格常年被罰,營銷費三年翻3倍
《港灣商業觀察》 施子夫
夏季炎熱常有被蚊蟲叮咬的困擾,驅蚊產品的選擇往往是消費者最關心的話題。
在日化市場,成立于2006年的廣州品牌潤本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潤本生物)于近期向上交所遞交招股書,擬主板掛牌上市,申萬宏源證券擔任保薦人。
個護的細分賽道競爭激烈,潤本生物IPO之路能有希望嗎?
01
季節性營收困境
2019年至2021年,潤本生物在天貓平臺的蚊香液產品銷售額連續三年排名第一。
官網顯示,潤本生物深耕家居個人生活領域,堅持“大品牌、小品類的研產銷一體化戰略,以新一代驅蚊產品切入消費者生活,公司主要從事驅蚊類、個人護理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報告期內(2019年至2021年,下同),潤本生物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2.78億、4.43億、5.82億。潤本生物近三年銷售收入實現穩健增長,其中2020年度和2021年度增長率分別為58.96%和31.46%
報告期各期,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3657.18萬元、9471.21萬元和1.21億,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為55.52%、51.27%、26.80%;實現毛利率54.09%、52.53%、53.05%。
潤本生物坦言,在公司總股本和凈資產均有所增長的情況下,每股收益和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等收益指標存在短期被攤薄的風險。
目前潤本生物已形成驅蚊產品、嬰童護理產品、精油產品三大核心產品系列。其中驅蚊系列產品是潤本生物的核心品類,報告期內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0.88%、38.21%、39.14%。
細分業務來看,從2019年到2021年,驅蚊系列產品分別實現營收1.14億、1.69億、2.28億;嬰童護理系列產品分別實現營收0.85億、1.44億、2.17億;精油系列產品分別實現營收0.74億、1.26億、1.31億。
招股書顯示,潤本生物的銷售渠道主要包括線上直銷、線上平臺經銷、線上平臺代銷以及非平臺經銷模式。在2019年至2021年,潤本生物線上銷售金額合計占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74.77%、78.23%、77.72%。
詳細來看,潤本生物在電商平臺上銷售集中度較高,近三年線上渠道占比接近70%。
在線上銷售方面,潤本生物主要通過與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進行合作。從2019年到2021年,潤本生物通過天貓和京東實現銷售收入分別為1.94億、3.21億、3.66億,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9.78%、72.43%、62.84%。
日化行業資深評論員清揚君對《港灣商業觀察》表示,潤本生物線上渠道銷售占比較高,有利于未來營收持續增長,但隨著線上競爭日趨激烈,營銷費用有可能進一步蠶食公司凈利潤,造成增收不增利的尷尬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受驅蚊產品的季節性特征,驅蚊系列產品主要在夏、早秋季節使用,潤本生物主營業務收入呈現一定的季節性特征。
招股書顯示,潤本生物第二、三季度營業收入占比較高。報告期內,潤本生物第二季度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47.12%、49.87%、45.66%,而第三季度的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28.29%、28.80%、28.41%。
潤本生物也表示,在極端寒冷天氣情況下,消費者對驅蚊系列產品的需求將下降,并會對公司經營業績帶來影響。
“受季節性因素影響頗多,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潤本生物的經營業績,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對企業市場反應力和洞察力,以及產品規劃和推廣要求更高。”清揚君在談到潤本生物經營業績呈現季節性特征時表示,“一旦企業遇到黑天鵝事件,很容易喪失流量優勢,造成大量庫存產品積壓,占用公司大量現金,對公司經營造成硬傷。”
02
線上推廣費三年翻3倍
除了季節收入不平衡帶來的經營業績風險外,招股書顯示,報告各期內潤本生物研發費用在逐年降低。
2019年至2021年,潤本生物研發費用分別為781.39萬、1071.26萬、1360.16萬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8%、2.42%、2.34%。
與研發費用率逐年下滑相對應的是潤本生物銷售費用率顯得偏高,不過低于同行。
財務數據顯示,潤本生物生物的銷售費用分別為7630萬元、9512萬元和1.34億元,占當期營收比例分別為27.38%、21.48%、23.09%。相較同行業可比公司包括上海家化、彩虹集團、貝泰妮、珀萊雅等品牌,潤本生物銷售費用率處于平均值偏低。
潤本生物銷售費用包括推廣費和職工薪酬,推廣費又包括線上及線下平臺的推廣。報告各期,潤本生物推廣費用分別為4056.5萬、7712.26萬、1.08億,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4.56%、17.42%、18.54%,整體呈上升趨勢。
一定程度上,正如前述清揚君所提及到的線上營銷費用競爭激烈,在潤本生物的推廣費中,超過95%以上是線上推廣。該筆金額三年時間整整翻了三倍。
2019年-2021年,潤本生物線上推廣費用分別為3909萬、7445萬、1.03億,占推廣費比重為96.35%、96.54%、95.51%。
潤本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公司產銷規模擴大,公司加大促銷推廣和新品的市場培育與推廣力度,并同時與2021年加大了抖音平臺、地鐵廣告等推廣力度所致。
03
品質不合格常年被罰
潤本生物逐年加大對產品的營銷推廣力度,其產品質量的優劣與否是否匹配商業宣傳,值得消費者關注。
關于潤本生物產品質量不合格的問題最早可追溯至2016年。
根據企業預警通顯示,2016年5月5日和6月26日,潤本生物被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以違規經營和產品不合格為由,分別處以罰款2.77萬元和4.92萬元。
同年9月,根據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信息顯示,標稱“潤本生物”的1批次電熱蚊香片(無香)被檢出有效成分使用要求、有效成分含量及波動范圍項目不合格。
2017年9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標稱廣州市鑫翔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潤本生物電熱蚊香片有效成分含量及允許波動范圍項目不合格。
2021年12月13日,根據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顯示,抽查的西安華訊得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潤本生物品牌的嬰兒手口濕巾顯示產品質量不合格,不合格理由為細菌菌落總數。
除了監管部門對潤本生物不合格產品的處罰外,黑貓投訴平臺也有關于潤本生物的消費者投訴。
截止6月8日,搜索關鍵詞“潤本”找到101條匹配結果。有不少消費者反映潤本生物品牌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售后服務效果差、自營旗艦店涉及虛假發貨等問題,涉及潤本生物產品線包括潤本生物花露水、嬰幼兒童植物精油噴霧、驅蚊水等。
此外在某平臺旗艦店上,潤本生物銷量30萬+的兒童蚊香液產品評價中,出現了54條差評。消費者表示蚊香器出現散熱功能不好、效果一般、產品漏油等情況。
針對研發費用率逐年降低、產品多次被監管部門處罰、消費者投訴等問題,《港灣商業觀察》聯系了潤本生物相關人士,沒有收到回應。
04
多元化發展競爭激烈
潤本生物的主營產品涉及驅蚊類、個護類、精油類行業。
“這三個細分行業都不錯,但想做精做細需要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理和精力,而且要長期堅持重視研發和創新,潤本生物能否做強做大還有待觀察。”清揚君坦言。
日化行業在我國屬于充分競爭行業,不僅國內外知名企業數量眾多,同時國內存在較多小規模企業,市場集中度低,行業競爭較為激烈。
灼識咨詢數據,我國驅蚊殺蟲市場零售額由2015年的62.09億元增至2019年的 84.34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 7.96%;預計 2024 年市場零售額達 120.06 億元。
Euromonitor數據,2015到2019 年,中國嬰童護理市場實現快速穩健增長,預計 2021 年中國嬰童護理市場規模超過 300 億元,且未來將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目前國際市場上存在莊臣、日本安速、日本Vape等企業,中國驅蚊市場以國內企業為主導,除潤本生物外,還存在上海家化(600315.SH )、朝云集團(06601.HK)、 彩虹集團(003023.SZ)、中山欖菊等知名企業。
潤本生物的多元化經營戰略不僅需要在強大的市場份額中與同行搶占一席之地,更為重要的是企業經營還面臨著季節性營收的弊端。
潤本生物本次IPO計劃募集約9.03億元,主要用于黃埔工廠研發及產業化項目、信息系統升級建設項目、渠道建設與品牌推廣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潤本生物的未來發展是否具有競爭力?清揚君稱,短期看好,長期不看好,潤本生物的優勢在于規模小、決策靈活、電商布局較早,短期可以快速增長,長期會面臨增長瓶頸,一旦被大企業關注跟隨,或公司決策錯誤,經營更多品類,很容易陷入戰略陷阱。(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