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周評|任澤平重出江湖,又一個郎咸平薛兆豐模式?
《港灣商業觀察》李鐳
時隔兩三個月后,“網紅”經濟學家任澤平又重出江湖,以“離職”東吳證券與新身份著名經濟學家直播賣課的形式再登熱搜。
《港灣商業觀察》曾兩度談及任澤平,兩篇文章分別是《港灣周評|任澤平的計劃思維夢魘》;《“臨時工烏龍門”,任澤平與東吳證券誰在說謊?》。
在第二篇烏龍門文章中,《港灣商業觀察》就引述市場人士詳細分析道:“一種可能性是,不排除等這陣輿論過去后,東吳證券及其子公司會全面與任澤平切割;另一種可能是東吳證券實在愛惜人才的話,把編外身份轉正,到那時,任澤平更新過的執業信息就會出現在中國證券業協會從業人員名單中。”
果不其然,任澤平幾個月前的身份之謎,無論對他本人,還是東吳證券,都產生了巨大震動?;蛘呖梢哉f,這種游離在外的“編外首席”模式也一度讓監管處于真空地帶。
01
任澤平新生涯
所以,今年2月份,中國證券業協會下發《關于加強行業機構首席經濟學家自律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應審慎聘任首席經濟學家,且首席經濟學家應為公司正式員工,自覺接受協會的自律管理,對外發布研究觀點須符合《發布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范》的規定等。
這算得上是官方就“任澤平事件”給予一種權威解釋。至此,任澤平“編外首席”從此成為歷史,券商機構也不會再有任何所謂“編外首席”一說。
或許是為了顧及彼此的聲譽及面子,東吳證券多少還留了一絲合作口子:未來和任澤平將在投資者教育、區域經濟研究等方面繼續加強合作。
拭目以待吧?!半x職”東吳證券后,任澤平開啟了新身份新工作。
目前看起來,任澤平新身份主要有三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澤平宏觀創始人。
沒有了恒大一千多萬元的薪資以及券商大戶的工資收益,任澤平高調復出開啟了新賺錢模式:直播賣貨+知識收費雙創收。
據悉,4月13日晚間,任澤平及嘉賓以“世界經濟發展大勢與未來社會”為主題進行直播分享。討論話題一如往常,那種任澤平般地引領世界與指導潮流:國際視野看中國發展,大國崛起挑戰,科幻、元宇宙、教育。
直播是為了引流,引流是為了賣課,這種邏輯公眾非常熟悉。
通過微信小程序來看,澤平宏觀企業店共上線了6個知識付費產品,其中銷量最高的是9元嘗鮮課程,已有2238人買過;而銷售單價最高的則是年度VIP會員,單價2980元(老會員續費降1000元),已有275人買過。據證券時報估算,截至4月14日晚,但從售賣“年度VIP會員”來看,銷售額估計在54-82萬之間。
不僅如此, “澤平宏觀”也連續推出了老會員續費、贈簽名書、新用戶開通、9元試聽等促銷活動。
這位網紅經濟學家,正式開啟了靠公眾買單來實現收益的新生涯。不知道任澤平能否成功實現羅永浩般的奇跡銷量?
02
郎咸平、薛兆豐模式
一位經濟學家告訴《港灣商業觀察》,對任澤平而言,由于長期以往的“特色”研究風格,營銷式噱頭文字導致其迅速走紅,但對于券商及金融機構,包括監管層來說,顯然是認為在合規或導向方面存在問題。因此,任不太可能再獲得機構的青睞,而且東吳證券的軒然大波已經令多數機構心有余悸,券商研究還是需要踏踏實實的精神。所以,任的新職務成為個體戶,也是必然。
2016年,時任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的任澤平,在當年8月被證監會通報稱,任澤平通過微信號發布的標題為“變天了”、“干,空間20%”、“休養生息,我在春天等你”等文章,標題具有明顯的夸大、誘導性,與報告內容的邏輯關聯性不強。此外,任澤平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具有夸大性標題的文章,也反映了方正證券公司缺乏相應的內控管理、合規審查等合規管理機制。
或許,新的賣課生涯或者說以個體戶身份賺C端流量生意,任澤平可以參考的兩個大IP是郎咸平與薛兆豐。
郎教授多年來通過電視節目與寫書、演講方式,成為賺錢能力數一數二的著名經濟學家。僅以版稅來看,早在十一年前,他就以485萬元的年度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9位。
還有消息稱,十余年間,郎教授講座出場費由最初的稅前3400元,上升到60萬元,提升了近200倍。
60萬或許太高,不過據《港灣商業觀察》前兩年所了解,郎教授演講費用以媒體邀請為例,每場費用大概在25萬-30萬元,且不包含頭等艙、五星級酒店等。
有流量就意味著迅速可以變現。薛兆豐的故事同樣也是另一個翻版郎教授。
與當紅綜藝節目進行合作,前北大經濟學家薛兆豐教授從經濟學界走向了普羅大眾。某種意義上,薛教授實現了長江后浪推前浪,以知名度而言,薛教授近些年或許已經遠遠超過郎教授,他更接近于李誕、馬東等類型的“藝人”。
除了那檔眾所周知的辯論節目,薛教授的“藝人”生涯近些年還體現在,參加《最強大腦》以及戀愛類節目《半熟戀人》。多元節目、出書的流量效應下,薛教授迅速實現了人生價值最大化。
薛教授代言功力不凡,據不完全統計,他代言的品牌包括通用奧特能、今典有機奶、百威啤酒、歐萊雅男士等。
不過,在出書、商演以及文章寫作方面,薛教授似乎要遜于郎教授和任澤平。可以理解,畢竟節目太多,時間有限,人總歸都有側重點。
今天的薛教授,江湖傳言年收入在6000萬-8000多萬。由此可見,哪怕是個體戶,依然可以自給自足般超越恒大許老板給的一千多萬年薪數倍。
以履歷及營銷策略而言,任澤平并不遜于郎教授與薛教授,只是,暫時還缺的是一個平臺,或者說一個足夠大的傳聲筒,讓他可以更近一步走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盡情施展才華。
或許,我們的猜想是,可能已經有不少節目或平臺正洽談籌備要聯手打造新IP—任教授。
到那時,任教授就可以長袖善舞,名利豐收。(港灣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