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總資產超5萬億的股份行光大銀行(601818,股吧)即將迎來新行長一事引發圈內關注。4月25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目前中國光大集團官網“集團領導”一欄已更新顯示,付萬軍現任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黨委委員、執行董事(候任),兼任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行長(候任)。
資料顯示,擬出任光大銀行行長的付萬軍曾在交通銀行工作超過25年,銀行從業經驗豐富。曾任交通銀行烏魯木齊分行行長助理、副行長,交通銀行銀川分行行長,交通銀行新疆區(烏魯木齊)分行行長,交通銀行重慶市分行行長,交通銀行公司機構業務部總經理(省分行正職級),交通銀行業務總監(公司與機構業務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近3年來光大銀行已變換3個行長。此前2019年1月,葛海蛟出任光大銀行行長,后于2019年9月因工作調整辭任。2020年1月,劉金出任該行行長,今年3月因工作調整辭任。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光大銀行總資產達5.3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3.41%。當年實現凈利潤379.05億元,同比增長1.24%,實現營業收入1424.79億元,同比增長7.28%。針對新行長是否已經到任以及行長變動對于光大銀行戰略方向及落地有何影響等問題,4月25日,光大銀行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稱,目前還沒有相關方面消息,請關注后續公告。
今年以來,銀行業高層密集“迎來送往”,北京商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按披露日計,今年以來已有13家上市銀行存在主要高管職務變動,從國有銀行、股份行、到地方城商行、農商行均有涉及,變動的職務包括董事長、行長、副行長、董事會秘書、業務總監、首席風險官、首席風險官、首席財務官等。
從銀行業高層變動原因來看,高管離職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調整、年齡限制、個人原因等,而2021年以來更多高管在銀行體系內、集團體系內流轉,補充崗位的需求。
比如,今年以來,工商銀行原行長谷澍轉戰農業銀行任董事長;廖林從建行副行長一職平調任為工行副行長1年多后,升任工行行長;光大銀行原行長劉金出任中國銀行行長;中國銀行原行長王江出任建設銀行行長等。再如今年3月,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原董事長李慶萍因工作安排原因辭任,該行董事會選舉中信集團董事長朱鶴新為中信銀行董事長,選舉行長方合英擔任該行副董事長。
有業內分析人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因避免出現關聯交易等利益問題,銀行高管不能在一個崗位待得時間太長,人才流動也是比較健康的制度設計。金樂函數分析師廖鶴凱指出,高管人員在銀行體系內流動,可以加強行業內信息交流,模式共享,完成行業整體提升。不過在管理層頻繁變動之下,也考驗銀行制度的有效性,需要保持銀行運營團隊的穩定,避免高管及其團隊流失造成的銀行業務的波動或流失。(記者 孟凡霞 馬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