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30日,河北張家口迎來入冬最冷天氣,部分地區氣溫驟降至-30℃。中新網記者走進張家口及冬奧小鎮崇禮等地,感受這里熱火朝天的冰雪激情。
積極服務冬奧會 做好冰雪運動人才培養工作
在張家口崇禮區林立的奧運基建中,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十分醒目。登上頂部的“頂峰俱樂部”環形觀景平臺,近覽滑雪跳臺,遠眺群山長城,將銀裝素裹的崇禮冰雪風光盡收眼底。
“雪如意”是張家口賽區冬奧會場館群建設中工程量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競賽場館,是我國第一個跳臺滑雪場地。冬奧會賽時將有8枚奧運金牌在這里產生。
在崇禮富龍滑雪場,來自全國各地的滑雪愛好者在這里盡情享受滑雪樂趣。這里還有來自張家口宣化二中的小冰雪運動員們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訓練。
該校擔負著為張家口乃至河北省培養專業冰雪運動員的重任,近年來已有31人入選國家集訓隊,29人進入河北省集訓隊,在參加的各類賽事中獲得獎牌400多枚。
“冷”資源助推“熱”經濟 打造冰雪裝備制造產業新高地
時值寒冬,張家口迎來一年最“熱”的時候。除冰雪運動和旅游活動廣泛開展外,張家口正借舉辦冬奧會東風發展冰雪裝備產業,“零度以下經濟”成為張家口熱詞。
引得進,留得住。張家口借冬奧會籌辦東風,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做大做強張家口高新區冰雪裝備產業園和宣化冰雪產業園兩個冰雪產業載體平臺,與歐美等冰雪強國和國內知名冰雪企業合作的一大批冰雪產業項目落地建設,產業集聚效應顯現,冰雪運動正在加速推廣普及,冰雪旅游實現多業態發展,冰雪服務加速培育,冰雪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冰雪全產業鏈初步形成。
在張家口高新區冰雪裝備產業園,記者看到,無論是造雪機、壓雪機、索道等重裝備,還是滑雪服、滑雪鞋、滑雪眼鏡、頭盔、滑雪板、滑雪杖等輕裝備,在這里都可以找到。
“數”潮涌動 數字經濟為綠色發展注入“最強大腦”
富集的風電資源,冷涼的氣候,毗鄰京津的優勢,使張家口成為數字經濟產業進駐的“黃金寶地”。
近年來,阿里巴巴、秦淮數據、騰訊華北信息技術產業總部基地、張北榕泰云計算數據中心等相繼落戶張家口。截至目前,該市已有9個數據中心投入運營,服務器規模達71萬臺。力爭到2022年,大數據服務器規模超過200萬臺,大數據及關聯產業投資規模突破2000億元。
作為首家落戶河北的數字基礎設施企業,秦淮數據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冬奧會籌辦、河北新“兩翼”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機遇,在張家口規劃、投資、建設及運營多個超大規模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帶動了當地數據中心產業從0到1、從1到N的發展,有效承接北京數據中心產業轉移與新增,助力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新型能源與高端裝備制造 匯“智”行遠擦亮綠色發展底色
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雪上項目舉辦地,張家口肩負著為冬奧會提供“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的重任。
近年,張家口搶抓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首都兩區”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借助當地資源優勢,高標準發展氫能產業。目前,該市氫能全產業鏈已初具規模,氫能示范應用走在全國前列,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也已初步形成。
如今,工業新“智造”讓張家口這座傳統老工業城市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張家口總投資31.8億元的沃爾沃汽車發動機項目運行平穩,并入選國家工信部首批綠色示范工廠;吉利整車項目有序推進,領克張家口工廠落成投產,規劃年產能20萬輛。兩個項目投產以來,已累計生產領克汽車17萬輛、沃爾沃發動機81萬臺,以領克汽車為龍頭引進關聯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11家、物流企業4家、智能網聯企業1家,形成較為完整的汽車產業鏈。
“旅游+”方興未艾 大好河山張家口風景正好
臨近元旦,不少游客選擇來到張家口的滑雪場里滑夜場、泡溫泉。距離北京200公里的崇禮太舞滑雪小鎮、萬龍等滑雪場近期不斷涌入大量家庭、情侶游客。
坐擁2160米崇禮最高峰“玉石梁”的太舞滑雪小鎮占地總面積達40平方千米,三面群山環抱,形成獨特的山谷地形,積雪厚度可達1米左右。游客主要來自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線、新一線城市,其中70.34%游客來自北京。
崇禮,從原本交通不便、默默無聞的山區小城,到如今冰雪旅游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的熱門旅游城市,正成為張家口以冰雪帶動產業升級、城鄉發展的生動實踐和縮影。(肖光明 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