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這個暑期檔的王炸沒了!
5日傍晚,電影《長津湖》官方微博發(fā)布通知稱,原定于2021年8月12日公映的電影《長津湖》將延期上映,新的上映日期會待確定之后另行公布。
官方表示,此舉是為了配合各級部門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疫工作,更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新一輪新冠疫情的傳播風險,全面守護觀眾的觀影安全。“請已經購買預售票的觀眾朋友們耐心等待,也煩請各大影院協(xié)助妥善安排好已經預購電影票觀眾的退票事宜”。
在業(yè)內人士來看,對于《長津湖》此番撤檔早有預料,也是在情理之中。畢竟這樣一部高投入巨制需要高票房回報。有影院經理于8月3日透露,該片正式發(fā)行通知仍未下發(fā),票補策略未定,加之疫情多變,片方已經建議影院暫停預售。
突然撤檔
7月26日,電影《長津湖》官宣定檔8月12日,為這個不溫不火的暑期檔添了把火。
公開資料顯示,《長津湖》由陳凱歌、徐克、林超賢聯(lián)合監(jiān)制、導演,以抗美援朝戰(zhàn)爭第二次戰(zhàn)役中的長津湖戰(zhàn)役為背景,講述了71年前,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zhàn),在極寒嚴酷環(huán)境下,東線作戰(zhàn)部隊奮勇殺敵,扭轉戰(zhàn)場態(tài)勢的故事。
作為博納影業(yè)獻禮片系列“中國勝利三部曲”中最重磅的一部,《長津湖》無疑受到了廣泛關注,在包括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在內的多個公開場合,博納影業(yè)董事長于冬更是多次親自為該片“代言”。
彼時,有業(yè)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作為戰(zhàn)爭巨片,《長津湖》此番定檔有望扭轉此前主旋律影片的表現,成為繼《中國醫(yī)生》之后下一個10億+爆款。
然而,由于疫情的影響,《長津湖》就官宣撤檔,這距離其宣布定檔尚不滿10天。
近期,國內多個地區(qū)相繼發(fā)生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勢嚴峻。
8月5日晚間,國家電影局發(fā)布通知指出,根據風險等級動態(tài)調整情況,按照當地疫情防控部署要求,電影放映場所該限流的限流、該暫停的暫停、該關閉的關閉。低風險地區(qū)電影院上座率不得高于75%,中高風險地區(qū)電影院暫不開放。
據記者了解,目前,南京、張家界、西安等中高風險地區(qū)的影院已經宣布暫停營業(yè)。
博納影業(yè)方面也表示,“作為一部展現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的史詩巨作,《長津湖》凝聚了諸多優(yōu)秀電影人的心血,選擇延期上映,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決定。這一輪疫情對于電影行業(yè)來說,又是一場無比艱巨的挑戰(zhàn)與考驗,現階段其最需要做的是與大家一起,積極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在通知末尾,其還表示,“等疫情過后,我們影院見!”
對于博納影業(yè)方面此舉,不少從業(yè)者表示理解,直言當前防疫是第一要事。
影院關閉也會直接影響到影片票房,這對于劍指40億+的《長津湖》來說并不是理想檔期。《瘋狂電影圈》作者、編劇莫爭此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江蘇是票房大省,而且會有連鎖反應,出于健康安全考慮,觀眾近期會減少去影院等密集場所。
誰能扛起票房大旗?
即便形勢緊迫、撤檔情有可原,但不可否認的是,《長津湖》的撤檔再度讓今年暑期檔陷入窘境。
作為年內戰(zhàn)線最長的大檔期,暑期檔一直承擔著年度票房重擔。回顧往年數據,2017年至2019年,暑期檔的累計票房分別為124億、138億、134億元,其中不乏20億+爆款。即便是疫情下的2020年,8月底上映的《八佰》在檔期內也拿下了超20億的優(yōu)異表現。
然而,今年暑期檔的票房卻表現平平。
燈塔專業(yè)版數據顯示,7月,國內累計實現票房32.28億元。8月至今,票房收入為4.6億元,這其中還包含《長津湖》已經預售的400萬元票房。
整體來看,暑期檔內僅有7部影片票房過億,多部影片僅有千萬元收獲。其中,《中國醫(yī)生》以12.68億元的票房暫列檔期冠軍,第二名是《1921》,票房為4.95億元,第三名是7月23日上映的《白蛇2:青蛇劫起》,目前票房為4.05億元。此外,7月底上映的《怒火·重案》是當前的日票房冠軍,累計票房已接近4億元。
因此,有觀點認為,今年暑期檔堪稱“史上最冷”。在此背景下,原定于8月12日上映的《長津湖》曾被視為今年暑期檔的“王炸”。
那么,《長津湖》撤檔后,檔期內還有“種子選手”能撐起票房嗎?
記者梳理發(fā)現,燈塔專業(yè)版數據顯示,8月份,還有35部影片待映,其中,關注度最高的是8月7日上映的動畫影片《西游記之再世妖王》,但想看人數也僅有20萬。
有影院經理直言:“看了看8月的片單,很頭疼。”她指出,希望能有外片來填補市場空白,不然今年8月檔,影院的日子太難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