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國,有“產業之米”之稱的鋼材價格近來持續攀升。由于鋼材是制造汽車、家電等耐用消費品的原材料,不少消費者擔心價格上漲最終會轉移到自己身上。
記者通過走訪一些家電賣場了解到,由于芯片短缺蔓延到家電行業,三星等品牌的電視原本就醞釀漲價。現在鋼價又上漲,用鋼比較多的冰箱、洗衣機等家電,也開始面臨漲價的壓力。
以三星QLED量子電視為例,即便是尺寸較小的55英寸產品,平均售價也超過了100萬韓元、約合5700元人民幣。而伴隨原材料價格的波動,預計今年下半年部分電視的價格還要上調一成左右。
事實上比起家電,想要買車的韓國消費者負擔更重。汽車的鋼材使用量占到車輛自重的一半左右,每制造一輛1.7噸至2噸的大中型車,需要用掉差不多1噸鋼材。另一方面,汽車產品受到的芯片荒沖擊也更加嚴重。不少消費者表示,最近韓國的多款車因為芯片荒而降低配置,這是一種變相的加價。如果鋼價上漲的壓力也轉嫁給消費者的話,他們只好暫時放棄買車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