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起,黃金價格步入下行通道,2月跌幅甚至高達6%,創下近五年來的最大單月跌幅。截至目前,金價與2020年最高點相比已經下跌約20%。不少人認為,目前金價已經到了“底部”,現在是“抄底”的好時機嗎?
“金價是不是到了底部還不好說,關鍵要看美國及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的程度和經濟復蘇程度,但下跌的空間已經比較小了。”山東黃金首席分析師姬明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金價下跌并未影響消費者購買黃金的熱情,反而激發了大家“抄底”的欲望。4月20日,中國商報記者來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區的菜市口百貨,一層黃金飾品區域消費者摩肩接踵,從人群結構來看,中老年婦女居多。記者看到,原價最高500多元/克的黃金首飾,現在價格在470元/克左右,降幅明顯。柜臺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現在黃金首飾價格非常合適,雖然不是近幾個月的最低點,但是也比去年便宜不少。“正準備回老家,聽說金價降了,特地來這里給家里老人選幾樣金首飾。”拉著行李箱購物的王女士對記者表示。
在菜市口百貨的柜臺前,消費者正在選購黃金飾品。
“普通消費者投資黃金最好出于保值和分散投資的目的,購買現貨,不加杠桿,長期持有。與其他金融資產相比,黃金的估值仍處于相對低位,因此長期投資價值仍然較為明顯。”姬明表示。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國際貨幣政策等的影響,黃金價格巨幅震蕩,整體呈上漲之勢。中國黃金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黃金實際消費量820.98噸,與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8.13%。其中黃金首飾490.58噸,同比下降27.45%;金條及金幣246.59噸,同比增長9.21%;工業及其他用金83.81噸,同比下降16.81%。
菜市口百貨柜臺展示的賀歲金條。
從上述數據來看,去年我國的黃金消費中,出于投資和保值需求的金條、金幣消費呈現上漲趨勢,而出于佩戴需求的黃金飾品消費呈下滑狀態。不過,黃金飾品消費的下滑并非需求疲軟造成,而是線下門店受疫情影響關閉、線上渠道難以補充實體門店下滑業績導致。“部分黃金零售企業在線上打開新市場,銷售成績亮眼,但由于線上銷售基數較低,仍舊無法彌補店鋪銷量的下滑。”中國黃金協會表示。(記者 朱夢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