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工資
17省份公布指導線 多地標準出現下滑
除了最低工資標準,與勞動者收入有關的標準還有一條“企業工資指導線”。
這條“線”如何發揮作用?北京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是政府根據當年經濟發展調控目標,向企業發布的年度職工工資增長建議。其主要作用是為企業與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以及企業自身合理確定工資增長水平提供參考依據。
截至記者發稿,全國至少有北京、上海、山東、山西、內蒙古、天津、新疆、四川、云南、陜西、江西、河北、寧夏、甘肅、廣西、貴州、吉林等17省份公布了企業工資指導線。
那么,在這條“指導線”的建議下,各地企業至少可以漲多少工資?盤點各地企業工資指導線的“下線”,記者發現,北京、上海、山西、甘肅、貴州為4%;河北、陜西、天津、四川、云南、新疆、江西、廣西、山東、內蒙古、吉林為3%。而寧夏的下線為“零增長”。
相比往年的工資指導線,多地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調。如,北京市的基準線由2015年的10.5%降至9%,上線也由16%降至15%;山東的基準線從2015年的10%降為8%,上線從18%降為13%,下線由4%降為3%。
為什么一些地區企業工資指導線會下調?云南省表示,云南省企業經營和發展壓力較大的狀況仍將持續,適當下調工資增長指導線,符合云南省企業經濟效益實際狀況。廣西人社廳則表示,企業工資指導線下降,并非意味著工資進入負增長,只是工資漲幅較以往有所減小。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勞動關系學會副會長馮喜良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受經濟形勢影響,各省份的工資指導線有所下調,但幅度不算太大。反映出我們當前經濟結構調整中,增速放緩的現象??傮w來說,工資還是在穩步上升的,經濟轉型升級之后,工資的增速可以再調上來。
公務員工資
6省份公務員漲工資基本工資最高漲近3000
“11月工資已不同,而且人事部門告訴我們,工資調整從7月起實施,現在也會按調整后的水平補發從7月之后的工資。”北京市一副科級公務員小吳昨日告訴記者,他的工資已從10月的6900多元漲至了11月的8600多元,整體漲了1600多元。
不過,小吳告訴記者,11月份有補發7月來上調而未發的工資1200元,因此前后上漲的額度在1000元以內。此外,小吳也告訴記者,實際拿到手的工資并不是8600元,還要扣除近900元的醫保和養老保險。
記者從北京市海淀區某街道辦事處人事部門了解到,該單位包括科員到處級領導干部在內,此次工資調整的平均漲幅在600元到800元左右。
公務員工資調整一直受到關注。去年,我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和工資調整,這也是我國公務員工資9年未漲后,首次調整公務員工資。記者日前了解到,至少有北京、湖南、內蒙古、福建、河北、山西6個省份已經完成了公務員工資調整。
這6個省份的調整方案都已明確:公務員職務工資標準由現行的每月510元至5250元分別提高到每月585元至7835元;級別工資,各級別標準由現行的每月810元至6135元分別提高到每月1020元至6496元。
人社部相關司室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透露,這一標準是全國統一規定的。人社部和財政部下發了《關于調整機關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的實施方案》的文件,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方案的要求落實。
人社部相關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根據這些年對全國各地公務員工資的調查,縣級以下公務員的工資水平確實比較低;而在大城市,基層公務員的工資水平也有較大提升的空間。
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國調整公務員工資的基本原則一方面要提高基本工資占比,另一方面要凍結津貼補貼工資增長。
生活性補貼和工作性津貼是我國公務員工資福利制度中明確的兩類津貼補貼。
小張是北京市海淀區某街道辦的科員,從畢業到工作已經6年了。去年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并軌上調了工資100元左右。這一次,他的基本工資(級別工資和職務工資)從10月的1066元和600元漲到了1315元和715元,上漲了364元,不過扣除生活性補貼和工作性津貼下調的165元,他的工資上漲了199元。
“這一次北京市一項調幅比較大的補貼是通訊工具補貼,從原來的30元漲到了300元。”小張告訴記者,實際到手的工資從10月的4200多塊漲到了11月的將近5000元,上漲了約700元。
在談到公務員工資調整問題時,人社部原副部長何憲在今年兩會時就表示,由于長期以來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在相當多的年份,工資增長靠的是津貼補貼。這很不合理。“我們認為基本工資應該占到60%至70%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