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系列上市公司高管“請辭”公告中,多被描述為“個人原因”,市場曾在部分案例中猜度,與相關高管主要精力回歸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有關。
案發一年多后,私募大佬上海澤熙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澤熙投資)實際控制人徐翔終于即將走入庭審環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接近案情相關人士處獲悉,徐翔一案即將于2017年8月5日在青島中院正式開庭審理。
12月2日,相關消息在多家媒體開始曝光。根據媒體已經釋放的公開信息,除徐翔外,一同受審的還有極限資產負責人王巍,靈巖投資負責人竺勇等人。徐翔與王竺三人涉嫌分別與多家上市公司董監高合謀發布市場利好信息,結合相關私募等資金進行股價操縱,并協助后者通過一、二級市場低成本增持、減持套現或高拋低吸獲利。徐翔等人則從上述活動中同上市公司高管等和“合謀人”進行收益分成約定。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了解,徐翔案發所涉上市公司已經被年內的高管離職潮所提前反映。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解到,在一些司法專家看來,徐翔案的庭審與辯論,或將留給證券市場執法制度層面的更多思考和重塑。
離職潮隱現司法脈絡
事實上,此前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管調整,已掩藏在海量的上市公司公告之中,鮮被市場發現共性。
7月22日,張彬賢辭去樂通股份(002319,股吧)(002319.SZ)董事、董事長、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總裁職務;8月11日,黃紅云辭去公司董事會主席、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關職務;8月30日,虞兔良辭去明牌珠寶(002574,股吧)(002574.SZ)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戰略委員會委員、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同時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9月8日,徐長江辭去文峰股份(601010,股吧)董事長一職等等。
在這一系列上市公司高管“請辭”公告中,多被描述為“個人原因”,市場曾在部分案例中猜度,與相關高管主要精力回歸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有關。
除了被市場廣泛熟知的美邦服飾(002269,股吧)(002269.SZ)、華麗家族(600503,股吧)(600503.SH)等高管調整更為早期之外,其余的人事調整主要集中于今年七、八月份,距離徐翔去年11月1日從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上被帶走大約8個月之后。盡管一系列上市公司高管調整中,頻繁涉及到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和董秘等關鍵職位,但是市場鮮有關注到其背后的共性。
根據相關媒體已經披露的信息,徐翔案涉及美邦服飾、文峰股份(601010.SH)、華麗家族(600503.SH)、東方金鈺(600086,股吧)(600086.SH)、鑫科材料(600255,股吧)(600255.SH)、向日葵(300111,股吧)(300111.SZ)、金科股份(000656,股吧)(000656.SZ)、萬邦達(300055,股吧)(300055.SZ)、中弘股份(000979,股吧)(000979.SZ)、賽象科技(002337,股吧)(002337.SZ)等13家上市公司合計23名高管。
這或意味著至少早在7月份,經過司法部門的偵查,相關案情已經開始逐步落實。
這一份名單出爐之后,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了解到,涉及的23名高管已經大都離開在上市公司的崗位。
這一案件也將近年來掩蓋在資本市場頗為流行的操縱手法曝光于公眾,相關媒體曝光的案情中,上述上市公司高管為了高位減持套現,按照徐翔等人的要求,控制信息披露的節奏和內容,如發布高送轉、熱點收購題材等利好消息,徐翔等人利用信息優勢在二級市場公開以澤熙等私募基金產品的名義進入前十大股東、定增、協議轉讓,或通過各種形式的“馬甲”競價交易連續買賣,拉高股價后協助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套現。
這個堪稱完美的運作模式,此前一直被業內人士討論。
不過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12月2日采訪上述上市公司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了解到,在徐翔案件披露之后,核心團隊逐漸掌握相關高管涉案的信息。但是司法機關和監管部門并未對其所在上市公司層面詢問和取證,其認為這與案件主要為個人違法有關。
根據已被媒體披露的公開資料,徐翔、王巍、竺勇三人累計動用400余億元資金操縱上述股票股價,獲利約幾十億元。上述涉案上市公司的多名高管均被另案處理。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定于2016年12月5日9時0分,在四樓大審判庭依法公開審理。
“合謀”信息操縱
多位接近司法部門的機構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在法理層面的認定上,徐翔的各類行為符合“市場操縱犯罪”中“利用信息優勢進行市場操縱”的認定。
“徐翔聯合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利好消息,并參與坐莊、股價拉抬、出貨等活動,很多項目是徐翔和有需求的公司有聯系,到后來更多是公司或公司股東層面和徐翔進行了合謀,。”12月2日一位接近該案的人士透露,“這個層面上說,徐翔不是利用信息進行了交易獲利,他本身就是消息的制造和謀劃方。”
上述一位司法專家也表示,“信息操縱是說,上市公司發布的利好信息是不必要的,例如一些公司業績不好,也要開展高送轉。”
“利用信息優勢操縱股價是對其他市場參與者的不公平,極大地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影響惡劣。”此前,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
事實上這也暴露出,近期資本市場中頻繁的高送轉也有可能潛藏著信息操縱的鬼影,提示投資人追風“高送轉”概念股的風險。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今年中報已實施高送轉方案的公司有85家。
12月2日北京一位上市公司董秘透露,市場中真實存在的信息操縱違法活動可能更多,但由于該類違法活動在合謀下隱蔽性較高,因此對其的甄別和打擊也面臨難度。其指出,在一定程度上,徐翔案的事發得益于公安部門的及時的刑事介入。
在前述司法專家看來,若想在資本市場中進一步精準預防和打擊信息類市場操縱,仍然需要在法律法規和制度層面進行補漏,同時賦予證監執法更多的調查權限。“一些成熟市場國家在這方面是值得借鑒的,比如美國證監會是可以采取行政乃至刑事調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