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到用車新管理層集體亮相 欲拆除VIE結構回歸A股
◎每經記者 劉旭
3月1日,樂視收購易到用車70%股權后,易到用車新的公司管理層首次共同面對媒體。
“過去3個月,易到用車經歷了自成立之后的最大改變。”易到用車創始人、CEO周航在上述媒體見面會上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易到用車將通過拆除VIE(即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直譯為可變利益實體,即VIE結構,在國內被稱為“協議控制”,是指境外注冊的上市實體與境內的業務運營實體相分離,境外的上市實體通過協議的方式控制境內的業務實體),準備啟動國內上市計劃,成為中國共享經濟第一股。
一位熟悉資本市場的投資人士告訴記者,未來,在海外融資的中國企業相繼回歸A股將成為趨勢,一方面,中概股在境外的估值都不如內地高;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已經就VIE的合法性問題進行討論,加速回歸才能最大可能回避風險。
樂視入股后業績增長5倍
“雖然過去易到用車從沒布局‘燒錢大戰’,但我們知道燒錢對這個行業的重要性。”周航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樂視入股以后,易到用車在2016年要花的錢,比過去五年加在一起的還要多得多。
周航在上述媒體見面會上表示,樂視入股易到用車的100天左右,易到用車整體業績實現了5倍增長,現在日訂單量達到50萬單。
“燒錢”的效果事實上非常顯著。易到用車的數據顯示,從去年11月17日開始,易到用車推出充100元返100元的活動,并且在今年1月7日進行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專車節”,當日完成近10億元的充值額,創歷史新高。
在2月28日的樂視年會上,樂視董事長賈躍亭宣布,2016年,易到的目標是生態專車模式初步形成,每日訂單數達到100萬,增加運營車輛100萬輛,司機突破100萬名。
“‘三個100’并不是易到用車的最高目標。”周航對2016年易到用車的發展這樣表示。
毫無疑問,樂視為易到用車帶來了“錢”。而彭鋼告訴記者,易到用車對樂視來說,首先是一個新的用戶入口,而且是一個服務入口,給未來的樂視汽車提供了生態基礎。
未來,在樂視汽車的生態里,易到用車會成為一個核心發動機,樂視超級汽車與移動用車也會在“生態專車”方面繼續深度捆綁。
周航認為,經過近兩年時間的“燒錢大戰”,用車領域的幾大玩家并沒有被“燒”垮,今年,以易到用車與樂視聯合的“生態化反”為代表,大家都在尋找維系接下來發展的特征。“再過一年,專車不僅是專車,而是全面汽車共享服務。”
樂視入股易到用車后,外界一度對雙方管理層的關系猜測較多。3月1日,樂視CMO(首席營銷官)彭鋼首次以易到用車總裁的身份亮相,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明確表示,周航作為CEO擁有決策權,不僅是易到用車自身業務,還包括樂視與易到用車未來協同的部分。
準備啟動國內IPO計劃
關于啟動國內上市計劃,周航表示,“易到現在的股權結構是清晰的,包括控股股東樂視、攜程和創始團隊三部分,只要拆除了VIE結構,就可以在國內上市。”
資料顯示,采用VIE結構上市的中國公司,最初大多數是互聯網企業,其目的是為了符合國內對提供“互聯網增值服務”的相關規定。實際上,中國互聯網公司大多因為接受境外融資而成為“外資公司”,但很多牌照只能由內資公司持有,所以這些公司往往成立由內地自然人控股的內資公司持有經營牌照,用另外的合約來規定持有牌照的內資公司與外資公司的關系。后來這一結構被推而廣之。
此前,國家相關部門對VIE結構采取默許態度,但目前對這一“灰色地帶”的把控日趨嚴格。有分析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旦國家相關部委出臺相應的規定,可能會對采取VIE結構的公司造成影響。
樂視高級投資總監孫可向記者表示,由于政策層面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此易到用車在什么時間、登陸哪個板塊尚不確定,但是在資本結構層面,已經開始推進這一戰略。
而對于選擇在此時進行這一業務的原因,周航表示,現在拆解VIE,說明易到用車不是一個投資分子:從長期看來,境內企業應該在A股上市;在A股上市會使境內消費者更懂易到用車的模式;相關部門對于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結合非常支持,現在回歸A股也是大勢所趨。
業內有分析認為,以前,互聯網企業境外上市是因為規避一些條件上的限制,現在限制逐漸放開,中概股回歸正在加速。
上述熟悉資本市場的投資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拆除VIE的最大挑戰來自于境外投資人能否達成退出協議,而且目前中概股都急于回歸,境外投資人坐地漲價成為趨勢。此外,拆除VIE后,回歸A股很可能需要購買“殼資源”,這可能需要樂視承擔。